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李洪义:主动作为 精心谋划 推进综改向纵深发展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7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近年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综合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高度重视,主动作为,保证了综合改革顺利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关心和重视市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中发〔2015〕11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市政府分别在2015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作出部署。市级有关职能部门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都积极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各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推动,将供销合作社的重点改革事项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范畴,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改革方案,强化督促落实。目前,全市涉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区县(包括万盛经开区)均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发1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

  同时,市社主动作为,积极履行职责,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改革领导小组,加强统筹指导。市社将贯彻落实综合改革情况、专项试点、“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发展列入对区县供销合作社的综合业绩考核指标,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定点联系区县调研督导。2017年,为支持试点区、县专项改革,市社调整市级财政供销组织发展资金2340万元,对每个试点区县按照不低于360万元的标准,支持其开展基层社示范社建设。

  二、突出宗旨,抓住重点,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由点到面积极稳妥推进综合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一是依托基层社开展代耕代种、机播机收、统防统治、统购统销等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拓展以公共事务、商务事务、金融服务等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庄稼医院1046个;流转土地33万亩,托管土地13万亩;成立统耕、统治、修剪、采摘、农技等各类专业生产服务队235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39万亩,农机作业8.8万亩,统防统治9.3万亩;建成测土配方站(点)和农资物联网服务站15个;市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建设区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分中心7个。二是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强化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综合运用上级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合作关系等形式,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截至2017年末,全系统累计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5595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230个,其中股份合作社3648个;建设基层社595个,改造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示范社82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71个;农村综合服务社4800个。三顺应“互联网+”现代流通新趋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改造提升传统经营网络,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点)4682个。推进全市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发展电子商务企业79家,自建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29个,在第三方平台建特色馆、特色店62个,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网货下乡进村,农货上网进城,2017年,全系统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了78亿元。成立了农村大数据投资公司,开发涉农大数据应用场景,打造“农业大数据平台”。四是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不断优化联合社治理机制。加快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实施社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建社有资产投融资平台。大力推进市社龙头企业与区县供销合作社实现产权和业务联接,初步打造全市供销一张网。2017年市社系统直属企业实现经营收入130.4亿元,利润1.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9%、79.7%。五是成立农信投资有限公司,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农信公司累计为13个区县146家农民合作社发放222笔贷款,累计金额26655万元,在贷余额14081万元。六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系统实现汇总销售总额1030亿元,实现汇总利润总额7.5亿元。2015年改革以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实现汇总销售2747亿元、汇总利润24.1亿元。净资产由2015年的95.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13.8亿元,增幅9.4%。

  三、精心谋划,全力推进“三社”融合发展

  推进供销社、信用社、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是市委、市政府赋予供销合作社新的历史使命,也是深化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主动参与、积极作为,积极探索“三社”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新经验。

  (一)推进农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要根据当地的产业特色,积极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和专业合作社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要做到村级全覆盖,尽快提高农民的入合率,切实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力争到2022年实现所有农村常住农户100%加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36个区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在财务、业务、商务、政务、党务、金融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通过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经济组织属性,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建立健全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制度,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提高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民的信任度和入社积极性。

  (二)推进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把供销合作社流通优势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的优势有机衔接,实现产销融合,是实现双方融合发展的关键。要尽快提升基层社服务功能,各区县供销合作社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纳入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基层社可以领办、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把发展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造成基层社,实现融合发展。供销合作社通过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资供应、技物服务、农产品流通、金融服务等实现经济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享受生产、流通、金融服务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两者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三)推进信用社与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社”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市社与市农商行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机构、业务、技术、信息、资本等方面要加大合作力度,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全流程融资产品,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金融服务需求。市社也将与其他金融单位开展合作,拓宽合作面,完善合作机制,切实做到与金融单位融合发展。同时,市社着力构建市、区县、乡镇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对现有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典当、拍卖、保险、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业务板块整合,打造专业的农村金融服务集团,逐步培育成全市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

  四、务实笃行,全面完成综合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现实工作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市社将继续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抓好以下工作,全面完成各项改革目标。一是扎实抓好“五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更加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完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高效畅通的农村流通体系、优化便捷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上下贯通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五大体系建设中,基层组织体系和流通体系在面上不平衡,总体比较弱,难以发挥作用,一定要下大力气把基层供销合作社建好,做到涉农乡镇全覆盖,做到有阵地、有人做事。要把农村流通渠道建立起来并逐步发展壮大,确保发挥供销合作社的农村流通主渠道作用。二是扎实抓好综合改革工作,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圆满完成综合改革各项目标任务。要把体制机制理顺,特别要重点抓好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专项试点工作,先行先试的6个试点区县要务实精准推进,全面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总结提炼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今年启动的12个区县要抓紧启动、尽快推开。三是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供销合作社的自身优势,围绕打赢扶贫攻坚战,精准实施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特别是有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任务的区县供销合作社要在健全组织体系、强化为农服务上狠下功夫。四是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要不断加强供销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要不断拓宽人才交流渠道,注重把大学生村官、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青年等,吸收到供销合作社队伍中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爱供销的基层人才队伍。同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培养干部职工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大力弘扬“为农、务农、姓农”的供销合作社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确保广大干部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改革发展实践中来。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