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

作者:湘讯 来源: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前言:供销合作社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是始终奋斗在为农服务第一线的重要力量。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开始部署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市供销合作社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文件和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中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努力开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新局面。

  一、常德市供销合作社基本情况

  常德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51年,下辖10个县级联合社,市县社机关均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市供销合作社机关是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内设8个科室,1个二级机构,定编41人。市茶叶办、市农产品流通办设在市供销合作社。经过截止2003年的“两个置换”改革,全市供销系统社办企业及乡村基层社基本清零,仅保留了市、县供销合作社机关,基层组织和服务体系无资产、无阵地、无人员,是名符其实的“三无”供销合作社。

  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在2017年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基层组织迅速恢复。乡镇社和村级社覆盖率分别达到了70%和30%,建成国家级、省级标杆社、星级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共15家,其中国家级标杆社2家,省级标杆社3家。服务领域加快拓展。农业生产服务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覆盖,“三务合一”惠农综合服务延伸到村一级,农业特色产业服务涵盖了10多种名优特农产品。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全市参股控股的企业发展到80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销售总额100.3亿元,营业总收入82.95亿元,利润总额4.39亿元。

  二、综合改革的成效

  (一)探索了四种模式

  1。“5+X”乡镇社建设模式。全市新建的乡镇社,统一由乡镇党委政府推荐合作对象,由县级社考察确定后,采取股份合作方式组建,按“5+X”模式进行建设,即具备较好的经营服务场所、统防统治队伍、测土配方仪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农业生产资料配送点5个必要条件;同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传统服务,便民服务,拓展性服务领域,自行选择2项以上作为“X”类的服务内容。

  2。“1+N”县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模式。为发挥县级社服务“三农”的战斗堡垒作用,我市探索出了“1+N” 县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模式,即县级社与“供销e家”湖南智慧民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统一组建1家县级惠农综合服务公司;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择优在地方特色产业、土地托管、新兴产业等领域,组建1家以上有特色的其他惠农服务公司或子公司作为“N”项的内容。目前,各县级惠农综合服务公司均已建成,其他涉农服务公司发展迅速。

  3。“党建引领、社村共建、三务合一”村级服务社建设模式。大力推进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工程,将村级党建平台、村部建设平台、供销合作社村级服务平台进行整合,实现了党务、村务、商务三务合一。目前全市三分之一的村级社已完成建设,形成了“党建引领、村社共建、三务合一”的新格局、新机制、新模式。

  4。“三位一体”惠农综合服务模式。以湖南锦绣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服务,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澧县、临澧县、津市市的29个乡镇,5万多农户提供服务,集中采购配送农资产品近3亿元,帮助成员解决互助资金2000多万元,为成员节本增收1亿元以上。

  (二)推进了五大服务

  1。发展农村电商服务。大力推进“互联网+供销合作社”,对接总社“供销e家”电商平台,参与打造全国供销一张网。全市构建了市、县、乡(镇)、村四位一体电商服务体系,建成市级电商运营中心1个、县级运营中心5个、乡镇物流配送中心48个、村级信息服务站1082个。

  2。探索农村信息服务。以社办企业智慧民生公司为载体,结合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和发展农村信息服务新方法。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均成立了信息中心,及时收集整理本地信息,对接上级和域外信息,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对从全市采集的价格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对外发布,为农业生产、领导决策和农口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3。拓展农村便民服务。依托已建成的村级社,为农民群众提供农村消费、通讯、出行、代收代缴、代购代销、代办证照等服务。积极探索农村便民服务与农村成品油供应服务有机结合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创新村级社配送方式,将“滴滴打车”的运营模式成功运用于农村物流配送服务,有效解决了乡村快递物流不畅的问题。

  4。提升土地托管服务。依托社有经营服务组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土地托管服务。培育打造了一批托管服务品牌,形成了供销合作社、托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组织和农户共建共享共赢的运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成立土地托管服务公司25家,托管土地120多万亩,服务农户30多万户,农户亩均增收300元以上。

  5。强化特色产业服务。市、县政府分别授权供销合作社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的工作任务,供销合作社承担起茶叶、食用菌、柑橘、蜂蜜、甲鱼、芦笋等特色产业的服务工作。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拓展了一批营销平台、打造了一批公共品牌、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了一批加工中心、建设了一批生态有机标准化基地,全市特色产业综合产值年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1。认识有待提高。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但是仍然没有部分区县党委政府的重视,没有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没有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的认为这次供销合作社改革是对以往改革的否定,是走老路炒现饭、是“新瓶装老酒”;有的认为供销合作社可有可无,供销合作社改革作用不大,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不够重视。

  2。措施亟待落实。部分区县没有仔细研究本地区改革的方案和方向,对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缺乏思路,没有魄力,主观上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个别地方不愿设立供销合作社改革专项资金,不愿充实县供销合作社工作力量,不愿授予县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不愿归还被平调、占用的供销合作社财产的现象。

  3。工作需要加强。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之所以多年来能够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得益于全市大多数地方在工作中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但也有个别区县(市)不主动、不积极,对供销合作社改革消极应付。

  4。研究不够深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纲领,全市供销合作社如何在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已经有了思路,但仍需要认真研究抓好落实。

  四、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改革宣传。自上而下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社办企业、主要业务的宣传力度,宣传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定位和作用,宣传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成效和典型,营造浓厚氛围。

  2。进一步加强考核督导。建议市委市政府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层层传到压力,确保改革快速推进。认真对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文件精神,逐项将改革相关政策落到实处,着力解决个别区县(市)改革进度慢,改革力度弱的问题;个别区县(市)改革专项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个别区县(市)不按照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处理供销合作社资产的问题;个别区县(市)不按照市委文件要求,赋予县级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任务的问题。

  3。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体系。继续推进“5+X”和“三务合一”的基层社建设模式,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整合社会力量和现有资源,突出群众性特点,以参股合作为主要形式加快建设乡镇社和村级社,同时加强各级农合联、各类协会的建设,实现对全市乡、村两级全覆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保障。

  4。进一步构建乡村为农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土地托管服务、农村电商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农村便民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努力提升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探索乡村为农服务的新模式、新内容,积极参与打造全国农产品电商一张网,“做强、做优、做特”本地区农产品,构建乡村为农服务体系。

  5。进一步提升社办企业服务能力。以社办企业为主体,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优势特色产地,加大特色农产加工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拓展加工业务,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

  6。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市场网络。在产地、集散地、城市社区建设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市场,加大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推进“供销e家”湖南农产品电商产业园项目。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建设农产品冷链分拣中心。

  7。进一步助推精准扶贫。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茶叶、食用菌、电商等产业扶贫措施,探索“公司+基层社(合作社)+贫困户”的村级电商扶贫新路径,重点打造“一村一品”,提供从种苗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同时,探索科教扶贫、产销对接扶贫和社办企业对口扶贫等新模式,确保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王子翔)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