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企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作者:郑风田 来源:人民论坛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摘录: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为企业家提供了新的舞台。如果利用好这一难得机遇,会如同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给乡镇企业提供的大发展机会一样,让农村再次成为企业家一展身手、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片沃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企业  乡镇企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未来我国乡村发展展现出了巨大的空间。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新时代推进乡村企业发展,很容易让人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那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推进乡村企业发展,与当初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何异同,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该如何汲取乡镇企业发展的教训、避免其后来衰落的命运?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民因陋就简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当时的稀缺经济下,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以及城市退休工人的技术力量,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做到了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首次将农业农村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预示着一个以乡村振兴为基础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为企业家提供了新的舞台,如果利用好,会如同上世纪改革开放给乡镇企业提供的大发展机会一样,让农村再次成为企业家一展身手、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片沃土。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唐仁健在解读这一文件时指出,“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之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再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实际上,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在于“三农”领域缺资金、缺人才、缺机制,企业下乡刚好可以弥补历史欠账。
 
  第一,“产业兴旺”要求为质量兴农与绿色兴农提供了机遇。过去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缘于产品产量的不足,城市由于计划经济的层层管制,导致供给远远赶不上需求,乡镇企业通过提供产量、满足短缺经济需求而发展壮大起来。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在数量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提升质量的新需求。质量兴农要求发展不同于过去传统农业的新式农业,为农民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比如,广东的“一号土猪”选育不是纯粹追求产量的土猪,又建立专营店,打通从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保障了健康卫生,生意非常红火;山东的中百大厨房也打破了目前我国蔬菜供应链条太长、环节太多的弊端,开创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生产者的模式,通过无缝对接,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我国过去的农业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第二三产业相当弱小,而未来社会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这为那些融合一二三产业的人带来巨大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发展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项目。总之,质量兴农是一个系统,有诸多的模式,谁能把这些模式建立起来、让消费者信任,谁就可以抓住机会、取得事业的成功。乡村的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有着无限的机会,需要有心的企业家去开拓。
 
  第二,“生态宜居”要求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污染治理提供了机遇。比如水处理带来的机遇。以厕所革命为例,过去农民家以旱厕为多,而小康阶段需要水厕所,背后依靠的则是污水处理系统,仅此一项就会带来巨大的需求。笔者曾去过河西走廊的一个乡村,3000人的村庄,上一套污水处理系统价格为60多万。我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其中没有污水处理系统的还很多,仅此一项,就为从事农村污水处理的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垃圾处理也面临很大的机会。过去农民的垃圾没有分类处理,未来要把这些垃圾集中起来,需要企业去组织。尤其是宜居小镇带来的机遇非常大。环境优美对城市老年人来讲是一个非常稀缺的资源,如果退休后到风景优美的小镇来养老,远比留在空间拥挤、生活成本高昂的大城市生活质量高。把农村变得生态宜居,不但对农村居民有价值,也可以吸引一大批城里老人来此养老,使城乡人力资源能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无论欧洲还是日本,乡村小镇都吸引了不少城市老年人来此养老。我国这个产业非常巨大,有不少地区已经瞄准这个产业,比如广东清远、江西婺源等地。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的各种机遇,比如“乡风文明”要求为那些愿意下乡的文艺团体提供了文艺下乡以及发展乡土文艺作品的机遇;“治理有效”要求为平安乡村建设、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带来了机遇;围绕“生活富裕”要求,推进乡村教育、医疗、社保发展的空间很大;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让乡村人民过上城里的好日子,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
 
  乡村企业发展面临着人才、土地等政策红利和现实需求
 
  第一,人才下乡政策释放的红利。近几年来,不少人回乡创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不但自己致富,而且还让当地获得飞速发展。比如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的陶正学,2012年返回家乡创业,通过打造本村及周边村庄的旅游资源,改变了家乡面貌,带领周边百姓一起致富,吸引了大量城里人到这里度假、养老。还比如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的张德华,十多年前返回家乡创业,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硬是把家乡变成一个花园式的景区,从过去的“空心村”变成游人如织、风景如画的“明星村”,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
 
  目前,很多地方为了吸引人才和投资,都制定了非常优惠的政策、提供了优厚的创业条件,为人才下乡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当然,为了农村新业态的“异军突起”,还应该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现有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建设不能盲目地套用城市的一套发展理念,迫切需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第二,土地和惠农金融服务政策释放的红利。比如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改革,全国有近3亿亩宅基地,三分之一闲置,如果用好这部分资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再比如中央的惠农金融服务政策,农民的宅基地与房屋过去不能抵押贷款,现在改革试点的地方都可以了,这为未来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力度”,“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这些土地政策的突破,为农村休闲农业及养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农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土特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非常大。每年的节假日,大量城市居民到农村去旅游,乌镇、周庄等地人山人海,但我国大部分的村庄还处在深闺人未识。由于缺乏外部资金的投入,不少农村虽然景色不错,但脏乱差的问题也很严重,缺乏建设和维护。前些年笔者去意大利考察,发现罗马的养老方式很有借鉴意义。不少在罗马市区工作的老人退休后“养老下乡”,到郊区买房养老。意大利的农村跟我国的农村相似,虽然建得很漂亮,但年轻人基本上都走光了,郊区农村变成了“空心村”。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年轻人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去,而老人更喜欢清静的地方。罗马农村的年轻人大部分都跑到市区人多的地方工作去了,那里的工作机会也比较多,收入会更好些,这样郊区农村的房子就空了下来。在市区工作的老人退休后会更喜欢到清静、人少而环境质量好的地方,郊区农村刚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罗马的老人自然就选择了“养老下乡”,即退休老人选择从市区移到郊区去买房子养老。这自然为乡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地方政府要改善农村创业环境,吸取乡镇企业发展的教训
 
  首先,地方政府要改善农村创业环境,吸引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吸引城市资本下乡。近年来,欧美国家一直把完善农村创业政策、改善农村创业环境作为发展农村的一条重要准则。在美国,超过80%的新工作岗位是由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创造的,新的、年轻的企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澳大利亚45%的新工作机会是由新企业创造的;荷兰新创企业及高增长企业产生了超过80%的新工作岗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机遇下,地方政府要吸引人才和资金,就要大力改善创业环境,让企业家植根于乡村,成长于乡村。
 
  在目前我国农村的创业环境中,还存在卡、压等各种问题。世界银行一份调查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注册和办理执照的手续过于复杂、费用高昂,而且不够明确,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对企业的检查过于频繁,与生产无关的、干扰式的检查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使企业管理者不能专心于企业发展。在西南地区注册一个新企业所需要的时间可达沿海地区的两倍。笔者所带领的研究小组近年来在全国所进行的广泛调查也发现,我国不少地区包括苏南,农村创业环境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并没有明显变好,城乡创业环境的差异在逐步拉大。农民在创业时要面临诸多障碍,包括用地、环保、税收等层层审批,使农民新办企业异常困难;各地片面招商引资,对外来资金许诺种种优惠,而对本地农民创业则设置诸多障碍,形成“一个乡镇,两种制度”,农民遭受“非国民待遇”;农民融资贷款困难;等等。
 
  如何清除农民在创业时面临的各种困难与障碍,把农民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是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未来我国应该制定国家层面的激励农村创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并通过解除各种管制来改善农村创业环境,比如设立农民创业基金、提供各种融资贷款服务、创业教育与培训,减轻农民创业的行政管制和税收负担等,通过重振我国农村的创业活力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带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
 
  其次,推进乡村企业发展要探索多种模式,要吸取当初乡镇企业改制“一刀切”的教训。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乡镇企业弊端显现,许多地方开始对乡镇企业进行“一刀切”的股份制改革,结果导致很多集体资产流失,百姓没有分得任何股份,这也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历史上最值得反思的事件。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村庄勇于坚持自己的发展模式,不但生存下来,而且活得非常好。推进乡村振兴也需要多样化发展,要给企业提供各种机遇,一定要吸取过去的教训,避免“一刀切”,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企业成长壮大起来。对于企业家而言,要抓住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积极投身到创业发展中去。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华网,2018年3月7日。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国政府网,2017年2月5日。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018年2月4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