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触网”生财

陕西省榆林市初步建成电商全产业链

作者:张成 通讯员:张帆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4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1月7日一大早,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库房里一派繁忙景象。员工们正将一袋袋小米、绿豆、红枣等陕北特产打包,发往全国各地。榆林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仓储管理员苏建虎告诉记者,遇到网购节和促销活动,每天订单量有2000单—3000单,这段时间每天发货量在700单到800单之间。
 
  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榆林市榆阳区供销合作社控股企业。近年来,榆林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紧紧围绕“整市推进”的战略核心,大力引进、培养电商人才,科学织网布点,积极引导现有实体市场向网络市场转型,逐步构建起线上、线下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市场体系。目前,榆林全市7个县(区)成立了供销电商公司,建成村镇电商服务网点71个,线上农产品年销售额达到了1.6亿元,一条具有供销特色的电商全产业链已经初步建成。
 
  发展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
 
  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公司成立后,积极整合榆林特色农产品,一方面进一步挖掘产品文化内涵,打造农产品品牌,另一方面借助供销e家、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为榆林特产插上展翅高飞的翅膀。大才电商公司总经理张少帅告诉记者,在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公司不仅解决了场地问题,还联系政府办理完成了一系列手续。
 
  “长期以来,榆林所产的小杂粮、红枣等农产品名气虽大,但由于多是小农户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质量也参差不齐。再者,电子商务在陕北起步晚,基础薄弱,专业的电商人才十分短缺,种种原因都是制约供销电商发展的瓶颈。”榆阳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张冰介绍,作为三方共建的电商公司,联合合作是公司成立的基础,也是发展壮大的动力。为了补齐榆阳供销电商的人才和产品短板,榆林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方面加大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开发自有电商品牌,完善产品质量官方认证。目前公司已累计培训6000人次,其运营的“陕北大大”品牌,已开发7款产品,累计销售额120余万元。
 
  经过3年的运营,榆林乃至整个陕北的300余种农产品实现“触网”,30多家农业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从无到有。公司成功运作的“陕北优选”网上商城是榆林市首家政府引导搭建的特色产品电商平台,负责运营的“京东榆林特色馆”已实现日订单数破千,日浏览量突破10万,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供销e家榆阳馆”以服务榆阳农村为核心,以农村电子商务为切入点,现已投入运营。同时,大才电商公司联合电商平台和榆阳区政府,在榆阳区牛家梁、鱼河、补浪河等乡镇先后建成电商扶贫合作点15个,这些合作点一方面为当地农民提供各种价格优惠的商品,另一方面也是农产品的统一收购点。
 
  在距小壕兔电商扶贫点12公里处的旋河村,63岁的田秀芳正在清点圈中的羊羔。田秀芳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养羊和养猪。自从有了电商扶贫点,卖羊卖猪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即可,而且收购价还比市场同期高出10%。“一年下来羊能卖6000到7000块钱,加上猪就是8000块钱左右。”田秀芳高兴地告诉记者。张冰介绍:“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我们总结出了四句话,就是政府主导、商务主管、供销主抓、企业主干。我们把运营的权利最大的限度让利于企业,我们在政策上和项目支持上,给予他们尽可能的支持。”
 
  凭借着年轻电商团队的创造力和供销合作社点多面广、政社合一的优势,榆阳供销电商事业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公司去年销售额有600多万元,今年我们的计划是1200万元。”张冰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多种模式构筑供销新阵线
 
  在榆林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子商务带动产业发展还有另一种表现的形式。在定边镇十里沙村林业科技示范园的大棚里,47岁的黄有平正在查看番茄的长势。三年前,老黄还是个种大棚的“门外汉”,对设施农业的管理一窍不通,而近30万元的大棚建设费用,更让“种大棚”成了他说不出口的梦想。让老黄没想到的是,定边县惠丰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棚托管业务,圆了他的梦。
 
  定边县惠丰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伟对记者说:“我们与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签订了350座大棚的承包协议,再加上周边的130座大棚,我们将这480座日光温室大棚统一分配给农户,平均每人承包3到4个大棚。”相比30万元的大棚建设费用,5000元的大棚承包费老黄显然更容易接受。今年是他在园区种大棚的第三个年头,平均一个大棚一年可以为老黄带来1.5万元的纯利润,老黄一家种了8个棚,一年最少可以收入12万元。
 
  那么,480座大棚所产的瓜果蔬菜又是如何销售出去的呢?黄伟拿出手机,指着一款手机APP满脸神气地说:“全靠它了!”这款手机软件名叫卡拉果蔬,由定边县供销合作社参股35%的供销卡拉电子商务运营有限公司创建并运营。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的黄伟既是定边县惠丰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卡拉果蔬客户端研发团队带头人。黄伟告诉记者,研发团队瞄准了定边县域生鲜电商市场的空白,用一款手机软件将生产、包装、配送、售后连接起来。目前,卡拉果蔬已经完成了手机客户端、微信客户端、PC客户端的搭建,用户达到了1000名以上,实现月均255万元的销售额。“卡拉果蔬是高品质新鲜集市代名词,同样一种蔬菜,通过卡拉果蔬出售的时候每斤就贵2到3毛钱,相对高的出售价格和直营模式都保证了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失。”黄伟说。
 
  榆林市供销合作社主任贺定森表示,榆林电商发展抓实农特产电商产业链建设、标准化建设和物流节点建设工作“三大举措”。通过扶持社属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提升农村电商运营水平,壮大电商队伍规模,在解决农产品等“网品”标准问题的同时,以榆林供销集团为牵引,以市级财政支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专项资金为基础,股权联结为手段,在全市范围内布局农产品冷链仓储配送、农资、日用百货为核心的“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市县乡村四级物流快递节点工程,打造全覆盖的电商全产业链条。
 
  (责任编辑:张晓远)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