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推进“三社”融合发展 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总社六届七次理事会议经验交流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018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为抓手,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实现销售总额1317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和12.4%。

  一、争取党政支持,加强“三社”融合发展政策保障

  争取市委市政府赋予工作职责,担当更大责任。陈敏尔书记亲自推动“三社”融合发展,要求发挥供销合作社平台作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由市供销合作社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工作。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赋予供销合作社3项牵头任务。市委农业农村改革领导小组把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专项试点纳入承担中央改革任务目录和乡村振兴督查内容。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暨“三社”融合发展现场会推进重点工作。

  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社先后与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扶贫办、邮政局联合发文,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登记注册规范工作,允许扶贫资金用于基层社改造建设,加强农村流通服务领域合作共建。市财政局将“三社”融合发展列入全市涉农资金预算专项,今年支持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资金增加到9600万元。

  加大区县指导协调力度,落实配套政策。2018年,各区县党委政府落实供销系统发展资金6227万元,专项试点区县的所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村“两委”全部参与供销合作社改革工作,15个区县与市社直属企业建立“三社”融合信贷合作机制。长寿区为区社增设一个科室,给予1336万元资金支持。合川区帮助供销合作社化解2200万元历史债务。

  二、构建五大体系,搭建“三社”融合发展服务平台

  着眼夯实服务基础,构建基层组织体系。采取新建、改造、共建等方式,累计改造建设基层社825个、农村综合服务社7045个,引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万个,县级社牵头组建了34个农合会和259个分会,创建了36个县域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签约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4000家。

  聚焦服务小农生产,构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发挥市社农资集团龙头作用,依托基层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建设测土配肥和农资物联网服务站点283个、标准化农资连锁店683个、庄稼医院1166个,组建农机等专业性生产服务组织267个,为小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集约化、规模化服务面积232.4万亩,占全市宜机化耕地的五分之一。

  围绕促进农产品销售,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由市社农产品集团牵头,在基层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设立农产品收购和电商服务站点,推动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销对接,全年实现农产品销售662亿元、电商销售108亿元,帮助农民社员解决卖难问题。

  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以市社农村大数据公司为龙头,依托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设立市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区县分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采集了100多家涉农企业、95万户农村常住农户等主体的2000多万条涉农数据,建成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立足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市社农信投资公司推广“供销易贷”业务,全年为15个区县的19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小额贷款305笔、3.5亿元,带动4499户建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市社与农商行开展战略合作,在基层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布设信息化金融服务设备,推广农村普惠金融服务。

  三、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三社”融合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以健全“三会”制度为抓手,指导区县吸纳经营服务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基层社,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货币出资或实物、土地经营权、林权、经营设施等资源要素入股基层社,允许基层社以财政补助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实现“两社”股份融合的合作社达到1200家。

  推进基层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发展。围绕农村“三变”改革,推动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涉农企业等共建农村股份合作社。推进基层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共建农村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综合服务。2018年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1078家,新增入社农户35.71万户。

  加强供销合作社层级间的联合合作。推动社有企业将经营服务业务向区县和农村下沉,为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经营发展提供市场、渠道、资金、信息、管理等要素供给,加快经营服务体系上下贯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实现服务优势叠加、产业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延伸,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激发了社有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责任编辑:任智超)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