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可以从脚医

作者:叶勇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最近,我接诊了一名头疼患者,他之前治疗很久但效果都不太好。对其问诊后,我在其足底涌泉穴扎了一针,然后用了一些手法按摩,他头疼症状当场缓解。后来经过几次针灸治疗,“老毛病”很快痊愈了。这名患者感到很奇怪,问为何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采取这种方式。事实上,辨证式的“上病下治、标本兼治”是中医一大特色。

 中医学认为,人体像一部由众多零部件组成的机器,经络及运行于经络及全身的气血津液将各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各个组件正常工作就是正常的生命活动,而生命活动的各种外部表现,如呼吸、心跳、情绪、运动等,都必须以内在脏腑、经络的正常工作为前提。

 人体脏腑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与外在的形体(筋、脉、肌肉、皮肤、骨骼)、官窍(目、舌、口、鼻、耳) 相互联络,构成五大系统。老百姓所说的疾病多是指外在的症状表现,如头痛、牙痛、鼻塞等,是疾病的“标”,也就是疾病表现出来的部位,真正的病变部位才是 “本”。如生气后有“头晕、眼花”的表现,其病位并非在头和眼睛,从整体而言,病变在于肝。

 经络都有一定的循行路线,有的由下到上,有的由外至内,遍布全身。其内联五脏六腑,外通肢体五官、关节皮毛,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把脏腑器官和体表各部分连成整体。而经络包含很多穴位,中医可通过针灸、推拿、点按、艾灸等方法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来治疗疾病,这就为“头疼医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的经络通畅时,身体各部分器官不会发出“不适”警告,但如果经络不通畅,相关脏腑就会发生病变。例如足厥阴肝经从脚底上行联系肝脏,向上至眼睛、头顶,出现头痛、眼花等症状,这时可取其在脚上的重要穴位——太冲穴,按摩或针灸以泻肝火而取效;足太阳膀胱经从头顶下行至项部、背部、臀部、足踝部,取其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之昆仑穴,也可缓解头疼;足少阴肾经从脚底上行联系肝、肾、肺脏,因而可治疗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因此,临床治病只医治疼痛的部位,不追究病根,是片面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更强调从整体出发,通过所见联系疾病的本质,治病求本。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