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开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新局面

□ 总社监事会副主任 汤益诚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8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三农”思想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总抓手。当前,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已进入到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在学习习近平“三农”思想中,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供销合作社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深入推进改革、加快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的短板,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是“五位一体”战略部署的农村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考量、战略忧患、战略定力、战略远见。

  通过学习领会,我体会到,几十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同时也在为农村的现代化创造着条件,但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以及乡村面貌等方面欠账过多,城乡之间拉大了距离。只靠农业发展是解决不了农村现代化问题。农业现代化提出的时间较早,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次提出了农村现代化这个重大历史任务。首要的是必须正确地把握国情,一是耕地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长期受制于人均耕地面积,决定了只能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小农户还将长期存在。二是人的问题。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留得住人,既吸引农民回乡创业,就近安置、就近发展,又吸引城里能人投身农村建设。三是貌的问题。城市先走一步,再回过头大规模建设农村,补上农村这一课,这是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四是产的问题。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先以粮为纲解决吃饭问题,再多种经营,又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产业结构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下一步要走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应该是农村产业结构变迁的客观历程和特色道路。

  2018年,总社印发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要深入研究供销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能做什么、怎么做,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再出发、再深化。我们要把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我认为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改造自我”与“服务‘三农’”侧重点的摆布。这几年综合改革,可以说重在“改造自我”,以强身健体,增强能力,也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了重要准备。下一步要融入乡村振兴,则应重在“服务农民”上,在服务中更好地改造自我,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受检验,在服务实践中找到自身的短板,从而进一步明确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供销合作社的机遇和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将会持续用力、不断发力、渐次展开。供销合作社的地位、作用只有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真正确定起来,这是历史机遇也是巨大挑战。要认清重塑格局下的机遇和挑战,在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深化研究供销合作社的战略和战术,在广开思路、鼓励探索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还有,但已经不多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更加主动地去谋划、布局和引导,着力打造力量载体,把握战略主动。开辟新形势下中国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新局面,既要吸收日韩、欧美合作社发展之长,更要在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中自我探索,走出中国特色之路。

  三是要准确把握功能多元和自身的“力量”。供销合作社首先是作为“国家队”,定位为一支重要力量,具有多功能的优势。在国家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共安排了9个“重大工程”、3个“重大计划”和3个“重大行动”,供销合作社放在9个“重大工程”之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工程”中的第三项,列名为“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其他三项分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垦国有经济培育壮大”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计划”,也就是说供销合作社还处在“培育壮大”之中,必须特别注意研究供销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位置,或者叫“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供销合作社有多大力,应该在哪里发力,怎样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供销合作社功能多元,可以参与的方面很多,但毕竟力量有限,不可能包打天下,只有多点突破但又不过于分散,才是我们理性而正确的战略选择。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农业农村这盘大棋中的若干领域、若干环节找准发力点,重点应该明确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上,也就是在“三生”中再细化,谋划供销合作社特点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以期在有所作为上更加聚焦、更加精准。在选定的领域和环节上,供销合作社即使不能绝对控股,也要力争相对控股,至少是一个不小的“股东”。可以预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供销合作社提供的服务绝对量会增加,但所占分额不一定都随之增加,有的可能会减少,这事关供销合作社的分量和地位。供销合作社不宜什么都参与,什么都搞一些,没有侧重,结果都份量不大,处于“缺你不少,有你不多”的尴尬地位。不求什么都做,但求做出规模,做出特色。对各省各地来说,在抓好基层基础的同时,更加突出关键,形成特色、规模和品牌。如山东的土地托管、黑龙江粮食和乳业、辽宁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安徽的金融服务和农资经营、广东的社区服务、江苏的综合服务、浙江的“三位一体”和新疆的果业等都已见雏形,集全省之力成大势、成气候,再引导多省协同,这样,聚合到全国来看,就是一个大格局。

  (责任编辑:任智超)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