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电商的“微”转型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社铺设农产品上行之路

作者:吉宝飞 文/图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3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五月的一个周四,刚一开门,体验中心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消费者。
 
  因为买不到可口的粽子,每年的端午节,家住澳门路社区的张女士都要自己包粽子,总会为准备粽叶、红枣、豆沙、肉馅等原料忙乎一阵。而今年的端午节,她清闲了很多,只是在手机的社区群里把需求填了下,便一键完成了粽子的购买。“这个粽子不错,有小时候的味道,像我这么挑剔的人,都觉得好吃,省心省力还方便。”张女士在试吃后,果断下了单。
 
  这个社区群,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供销合作社建设的即墨农副产品直供体验中心推出的、专门服务城市居民、销售即墨农产品的线上窗口之一。
 
  2015年,即墨区社成立即供电商。作为即墨区政府落地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之一,即供电商主要职责就是销售全区农副产品。成立之初,和其他县域电商一样,即墨区社分别在京东和淘宝开设了线上窗口——京东中国特产·即墨馆和淘宝绿洲王国店铺。随后,运营维护成本高、活动宣传经费大、“养在深闺人不知”等大平台上的店铺共性问题,即供电商也同样凸显了出来。
 
  该如何继续发展?摆上了即墨区社领导班子的案头。
 
  在不断的试错下,“夯实线下建设,转型线上方式”成为即墨区社领导班子的共识,也成为即墨农副产品走出去的助推器。据即墨区供销社办公室主任肖顺介绍,在这个指导方针下,建设线下直供体验中心、“即供”区域农产品品牌、农副产品运营中心、即供商城微店等一系列举措应运而生,拉开了即供电商的转型之路。
 
  夯实线下基础
 
  打造消费体验新模式
 
  2017年9月,即墨农副产品直供体验中心在青岛最繁华地段——香港中路营业,成为展示展销全区农产品的一个窗口。
 
  在体验中心,记者看到单品销量之星——黑蒜,单品销售额之王——即墨老酒,明星产品——供应2008年奥运会和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的“田瑞”鸡蛋……除了琳琅满目的即墨特产,406平方米的体验中心,还展有对口帮扶地区的农副产品:贵州紫云县的宗地花猪肉,甘肃文县的大红袍花椒、羊肚菌、纹党等。据肖顺介绍,在体验中心仅即墨老酒,月均销售额万元以上。
 
  体验中心展销的产品均可体验品尝,品茶、试吃、试喝成为这里的特色文化。“体验中心突出直供体验特色,面向全区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开放,所有特色农副产品核检后均可免费进驻,统一使用‘即供’品牌销售。”肖顺说,最具特色的是蔬菜体验区,即墨区社与大丰收、金口芹菜、白庙芋头等农民专业蔬菜合作社合作,联合推出了全新的消费体验模式。
 
  体验式消费不止局限于体验中心,还延伸到社区和田间地头。即墨区社积极组织青岛市民、中小学生到体验中心的农产品基地进行现场采摘果蔬、品尝农家宴及其他乡村休闲活动。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12期现场推广体验活动,参加人员1300余人,组织会员开展乡村体验游消费活动11次,参与人员2100人,受到了农民和市民的欢迎。
 
  依托体验中心,即墨区社还开展微信社区营销和企事业单位团购活动,销售即墨区优质的时令蔬菜,成为满足居民品质需求和农产品上行的“快速通道”。据悉,仅这两项每周的销售额就近2万元。
 
  如今,体验中心已成为即墨农产品进入青岛的一张亮丽名片。据统计,截至目前,进入体验中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20多家,供应的优质、绿色、有机农副产品300多种,深受岛城市民青睐。
 
  线上线下齐发力
 
  优化农产品供给
 
  5月2日,由即墨区社投资建设的即供咸鸭蛋生产线,在即墨区农副产品运营中心开始试运行,标志着即墨区社起航优化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新征程。
 
  当前,一方面,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消费需求加大;另一方面,农产品品质低、差异化不大和销售难。为此,即墨区社加大农副产品深加工建设力度,成立即墨农副产品运营中心,推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在4000平方米的运营中心,建有标准化生产车间,先进的加工、自动化包装、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储藏等设备设施一应俱全。“运营中心主要将零散的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农民和农户手中的产品集中收购起来,实现标准化生产,“化零为整”,统一到“即供”品牌旗下,通过即供电商平台、体验中心、大型商超,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卖向全国。”肖顺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已经获得了大米、谷物、烘炒类、再制蛋类、干制食用菌、干制水产品等品类农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有了线下保障,线上建设也相得益彰。4月2日,代表线上转型的即供商城正式运营,首批80多款即墨特产入驻。这是即墨区社打造的简便快捷的微店电商平台,以“即墨供应,即时供应,即供为您服务”为宗旨,为消费者能随时随地在移动端购买即墨特产提供便利。微信社区群基地直供时令蔬菜每周订单量达800多斤,包括黄瓜、西红柿、青椒、茭瓜、四季豆、甜瓜等十几个品种;多肉植物在拼多多店铺一个月销售5000份……即墨电商的“微”转型,爆发出强大生命力。
 
  即墨区社在搭建新的销售平台的同时,还组织产销对接活动,在10多次产品营销对接会上,涵盖全区30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公司等的农副产品,并遴选出“即供”饮用水、虾米、灵山多肉等100余种线上销售产品。
 
  “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是即墨区供销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着力点。”即墨区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梅良本表示,依托电商平台,即墨区社正在积极建设即供电子商务服务站,搭建农产品产销和农民生活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即墨区社已在36个村建成电商服务站,收集各类农产品信息3000多条,组织了泉岭小米、灵山多肉、即墨麻片等300余种产品进入体验中心销售。
 
  线下建设农副产品直供体验中心、农副产品运营中心,线上开设即供商城、微信社区群、拼多多店铺……在发展电商中,对扛起推动农产品上行、满足城市居民品质消费的责任,即墨区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即墨区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农副产品运营中心工作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这给即墨区社服务乡村振兴带来了契机,也为其服务“三农”带来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张晓远)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