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创新服务再出发

江西于都县社不忘初心开展为农服务助农增收

作者:叶 梓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于都,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中央红军长征从这里集结出发。在这里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同心,用鲜血打拼出一番新的天地。1933年,由于在发展组织、扩大红军、优待红军家属、加强文化教育方面成绩优异,于都县消费合作总社荣获“中央苏区第一县总社”的荣誉称号。而如今,86年过去了,于都县供销合作社依旧牢记使命,不忘前辈开创的“中央苏区第一县总社”的模范称号,积极打造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助农增收。
 
  消费合作社 红色时期的保障部队
 
  于都县消费合作社于1931年成立,在发展苏维埃经济、抵制剥削、保障劳苦群众利益方面发挥了战斗组织的作用。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从此成为了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地球的红飘带”的起点。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内,保存着一部斑驳的军绿色的手摇发电机,这是长征时期中革军委唯一的一台发电机。这个看似简单却足有68公斤重的发电机,支撑了整个长征路上发报机的供电。在长征中负责搬运这台发电机的人,他叫谢宝金。为了保护这台珍贵的发报机和发电机,中央派了一个128人的加强连保护这些设备。然而,长征一路打仗,伤亡的战士越来越多。到过草地前,一个128人的加强连只剩下谢宝金和其他两名战友。以往8个人抬的发电机怎么办?重达68公斤的设备,谢宝金毫不犹豫扛了起来,一路背到了延安。解放后,谢宝金回家务农,被组织上安排到基层供销合作社工作。
 
  传承红色基因  做好为农服务
 
  2019年5月20日,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于都县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他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变好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
 
  多年来,赣南老区在党中央的扶持下,以迅猛之势发展了起来。合作社作为长征期间战备物资、生活物资的主要组织者,如今在带动赣南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自然也不甘落后。
 
  位于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的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中,一排排现代化标准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村里建档立卡的109户贫困户都参与了进来。2011年梓山供销合作社在这里领办起了于都瑞盛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建成了10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如今合作社现有社员103名,主要种植芋头、苦瓜、南瓜、辣椒、茄子、黄瓜、叶子菜等,产品销往于都县城、赣州,广东和福建等地。在供销合作社等有关部门的引领和指导下,合作社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办社宗旨,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从资金、选种、种植、管理到销售等环节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累计带动500多户农户参与蔬菜种植,解决了78名贫困户的就业,惠及附近3个村村民。“以前这村里家家户户都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己种菜自己卖,不但辛苦,赚钱还不多。有了这个蔬菜产业园,农民种菜效率更高了,收入也更多了,就像习总书记说的‘农民都过上了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合作社的负责人邱瑞枝如是说。
 
  除了带动农民增收,如何服务老区农民的生活,让老区农民过上好日子,于都县供销合作社一直在探索。
 
  “我们不仅开拓了保险定损,销售液化气,水电费、电话费代缴业务,还发挥了供销社的资源网络,开展了‘一村一品’产品代销业务。”罗坳镇的电商服务站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7年,于都县供销合作社又成立了于都县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6月正式入驻供销e家电商平台。经过2年的发展,如今已建电商运营中心1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中心(站)8个,“X+1”电商业务有序推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5月20日,在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听着园区人员介绍当地的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一边拿起桌上的蔬菜细细察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如何服务老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供销合作社始终在探索;如何重塑供销合作社的形象,供销合作社人始终在路上。
 
 
  (责任编辑:张晓远)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