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供销合作社:内优外联双管齐下 双线运行初显成效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贵港市社紧紧围绕试点任务,出实招,抓落实,初步构建了规范高效双线的运行机制。与试点前的2016年相比,2018年全市系统销售总额增长50%、农资销售额增长163%、农副产品购进额增长72%、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6%、汇总利润增长51%,改革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

  一、以层级联系为重点,构建新型高效的管理体制

  按照建设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要求,改革联合社原有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联合社的行业指导作用。

  (一)加强“三会”制度建设,完善联合社治理结构。市级和县级联合社均建立健全了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机构,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完善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领导管理制度,规范了工作机制,形成了理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的工作格局。同时推动全市的基层社全部建立健全了“三会”制度,重塑了组织功能和经营服务能力。

  (二)强化县基一体化管理,创新资产监管机制。市、县两级均建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社有资产实行动态化台账管理,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制定出台《贵港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对直属企业、基层社的资产收益实行“集中审核、统一运营、独立核算、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了资金安全,企业管理成本节约了60%。

  (三)强化双向考核,密切层级联系。创新应用联合社对成员社的考核,把考核结果分别计入各县(市、区)年度绩效考评分数和作为县(市)供销社综合业绩评定依据,推动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供销社工作。建立了成员社对联合社的评价机制,每年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将本级联合社列为年度绩效考评公众评议的对象,把评价的满意度作为评定单位绩效等级的重要依据。

  (四)实行绩效管理,加快用人制度改革。通过选任聘任调整市社8个直属公司、直管三区20个基层社领导班子,广泛吸纳机关干部、农村能人加入供销社各级组织。对市联社机关、直属企业、基层社进行绩效管理全覆盖,绩效与奖励挂钩,业绩越大,工资越高。对企业管理人员实行末位淘汰管理办法,2018年淘汰慵懒者3名,有效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强化社有资本运营,优化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系布局

  市社将社有资本重点投向为农服务领域,推动社有资本优化配置、重组经营实体,使存量资产增值,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制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积极搭建社有资本运营平台。率先在全自治区供销社系统整合企业资源组建了供销集团,加强社有资产投资运营开发,坚持“开发不卖地,开放谋发展”原则开发利用基层社土地资产和升级改造网点。坚持“确定利益底线,确保利益实现”的原则开发利用直属企业占地面积较大的土地资产,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二)以项目建设带动社有资本重点投向为农服务领域。市社狠抓盘活社有资产上项目,搭建城乡服务新平台。累计建成乡镇综合超市、日用品农资配送中心、加油站、自来水厂、建材城、商贸街等项目76个,经营面积23万平方米,比改革前增长了263.8%。

  (三)深化联合合作,拓宽服务领域。全市系统筹集合作发展基金1029.9万元,扶持新建和改造乡镇综合服务站(中心)53个,2018年开展土地托管15.3万亩,同比增长194.1%,助农增收3050万元。推进系统内合作项目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项目15个,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加强与系统外单位联合,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等6家保险公司合作,在基层社拓展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销售业务,两年来收缴保费2859万元。

  (责任编辑:任智超)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