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线运行机制试点案例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

紧扣为农服务 坚持因地制宜 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机制

  四川省把供销合作社双线运行机制专项改革试点作为全省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督促考核,在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双线体系初步形成。

  一、主要做法

  (一)以健全理、监事会机构设置为突破口,完善联合社组织体系和治理机制。积极协调组织编制部门健全市、县级联合社机构,明确领导职数和工作机构,加强工作力量,自上而下完善联合社组织体系。强化省社监事会职能,监事会主任配备为正厅级,并任党组副书记。调整优化联合社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强化经济发展、互助合作、企业管理、审计监督、绩效考核等职责。

  (二)以理顺社企关系为核心,完善社资社企管理体制。各级联合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组建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运营平台,厘清联合社党委(党组)、理事会、社资委、社有企业职责边界,通过建立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完善了社有企业考核激励、监督问责等规章制度建设。全省系统共有146个市、县级联合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三)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着力点,加快社有企业集团化发展。根据为农服务需要和企业经营形势,调整优化省社出资企业经营布局,吸纳市、县两级供销社参与构建农产品经营、冷链物流、农业会展等新产业新业态。广元市搭建社有资产运营管理平台,通过市供销投资集团整合市社出资企业资本,收购重组、投资持股县级社有企业。广安供销集团采取“国有+社有”混合经营模式,实施生态农产品配送、华蓥山公用品牌运营、农资农技连锁服务、花椒产业基地、中药材基地等项目,为全市95家机关、学校食堂开展食材配送服务。

  (四)以发展新型基层社为重点,夯实双线运行基础。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通过社有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基层经营服务网点改造提升等多种路径推进新型基层社建设。实施“新型基层社示范建设工程”,每年安排省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供销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或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组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取得成效

  (一)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实现市(州)供销社机构全覆盖,结束了甘孜州没有供销社机构的历史。16个市级社新设立监事会,其中9个市级社监事会主任按同级正职配备;县级社设立监事会的由10个增加至66个;59个市、县级联合社恢复“三会”制度。各级联合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健全,省本级和26个市、县级联合社设立供销合作发展基金,层级关系进一步密切。

  (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全省社有企业达1070个,较试点前增加80个,经营服务涵盖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各领域,经营布局不断优化,农村会计服务快速拓展。全省系统建成为农服务中心98个,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2个,农村会计服务中心40个,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65家,销售“四川扶贫”特色农产品3000余种,惠及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余家。

  (三)以农民为主体的基层组织网络不断完善。全省系统累计发展基层社38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913个、农村综合服务社22414个、庄稼医院1.2万个、行业协会1159个。其中基层社乡镇覆盖率达89%,较2016年增长29个百分点,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试点前增长28%。


广西贵港市供销合作社:

内优外联双管齐下 双线运行初显成效

  贵港市社紧紧围绕试点任务,出实招,抓落实,初步构建了规范高效双线的运行机制。与试点前的2016年相比,2018年全市系统销售总额增长50%、农资销售额增长163%、农副产品购进额增长72%、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6%、汇总利润增长51%,改革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

  一、以层级联系为重点,构建新型高效的管理体制

  按照建设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要求,改革联合社原有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联合社的行业指导作用。

  (一)加强“三会”制度建设,完善联合社治理结构。市级和县级联合社均建立健全了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机构,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完善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领导管理制度,规范了工作机制,形成了理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的工作格局。同时推动全市的基层社全部建立健全了“三会”制度,重塑了组织功能和经营服务能力。

  (二)强化县基一体化管理,创新资产监管机制。市、县两级均建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社有资产实行动态化台账管理,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制定出台《贵港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对直属企业、基层社的资产收益实行“集中审核、统一运营、独立核算、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了资金安全,企业管理成本节约了60%。

  (三)强化双向考核,密切层级联系。创新应用联合社对成员社的考核,把考核结果分别计入各县(市、区)年度绩效考评分数和作为县(市)供销社综合业绩评定依据,推动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供销社工作。建立了成员社对联合社的评价机制,每年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将本级联合社列为年度绩效考评公众评议的对象,把评价的满意度作为评定单位绩效等级的重要依据。

  (四)实行绩效管理,加快用人制度改革。通过选任聘任调整市社8个直属公司、直管三区20个基层社领导班子,广泛吸纳机关干部、农村能人加入供销社各级组织。对市联社机关、直属企业、基层社进行绩效管理全覆盖,绩效与奖励挂钩,业绩越大,工资越高。对企业管理人员实行末位淘汰管理办法,2018年淘汰慵懒者3名,有效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强化社有资本运营,优化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系布局

  市社将社有资本重点投向为农服务领域,推动社有资本优化配置、重组经营实体,使存量资产增值,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制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积极搭建社有资本运营平台。率先在全自治区供销社系统整合企业资源组建了供销集团,加强社有资产投资运营开发,坚持“开发不卖地,开放谋发展”原则开发利用基层社土地资产和升级改造网点。坚持“确定利益底线,确保利益实现”的原则开发利用直属企业占地面积较大的土地资产,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二)以项目建设带动社有资本重点投向为农服务领域。市社狠抓盘活社有资产上项目,搭建城乡服务新平台。累计建成乡镇综合超市、日用品农资配送中心、加油站、自来水厂、建材城、商贸街等项目76个,经营面积23万平方米,比改革前增长了263.8%。

  (三)深化联合合作,拓宽服务领域。全市系统筹集合作发展基金1029.9万元,扶持新建和改造乡镇综合服务站(中心)53个,2018年开展土地托管15.3万亩,同比增长194.1%,助农增收3050万元。推进系统内合作项目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项目15个,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加强与系统外单位联合,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等6家保险公司合作,在基层社拓展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销售业务,两年来收缴保费2859万元。

  (责任编辑:任智超)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