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篇】凝心聚力 展供销新颜

征途70年—供销合作社与祖国同行系列报道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018年以来,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批示精神,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机遇,围绕“三个经济”发展目标,在新时代努力建设新供销,供销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为农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专项问题整改彻底到位,全系统呈现出风清气正、创新发展、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2018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852.47亿元,同比增长3.4%;利润总额3.35亿元,同比增长0.2%,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增长。

咸阳茯茶展位前消费者络绎不绝。

 

岐山县社成立的为农服务中心正在为托管农户收割小麦。

2019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上的陕西供销展区。

2019年7月12日,西安市长安区王庄新型社区村民在便民超市用垃圾分类换取的积分兑换日用品。

入驻岐山县电子商务产业物流园的企业正在网上接单。

入驻岐山县电子商务产业物流园的企业集中发货,成本更加低廉。

陕西省社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培训现场。

  聚焦“三农” 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服务市场,培育流通动能。加快传统业务升级,全系统农资企业从农资经销向综合服务转变,发展企业146家、经营网点2764个。农副产品经营企业推进品牌化发展,发展企业165家、经营网点720个;日用消费品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发展企业158家、经营网点4662个;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探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发展企业31家、经营网点372个。加强电子商务引领,陕西供销电商集团已在“供销e家”平台开设市、县级馆32个,实现销售2.15亿元。建成和在建的各类产地仓和配送仓26座,总面积6.05万平方米,覆盖30余县域的仓储物流业务。2018年,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31.78亿元,同比增长36.32 %。拓展农产品展销渠道,举办或组团参展国内外农产品促销活动15场次,签订销售合同和意向协议1113个,金额20.87亿元,带动全系统销售农产品275亿元。

  服务产业,激发生产动能。全系统发展了苹果、猕猴桃、茶叶等产业型联合社174个,组建和领办专业合作社1827个,服务农户43.4万户。针对当前农田大量撂荒的实际,推行“农民外出打工、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的土地托管服务,全系统托管土地60.51万亩,托管土地产业逐渐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均衡发展。探索开展了产业型服务中心试点,眉县的猕猴桃产业综合服务中心、蒲城的农资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营,为当地主导产业开展全程服务。目前,商洛柞水木耳、榆林佳县红枣、延安小杂粮等综合服务中心正加紧建设。

  服务基层,增强发展动能。争取省农业综合开发、新网工程等项目资金1.23亿元全部投入使用,累计发展基层社1092家,农村综合服务社7621个,农民社员22821人,覆盖全省90%的乡镇。开展产业扶贫,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特色产业带动、供销电商扶贫、供销农超对接构成了行业扶贫体系,带动了4.5万贫困户13.5万贫困人口增收。开展对外合作,省社及部分市、县社与邮政系统开展合作,解决县以下商流和物流渠道不畅难题;与闽商陕西商会合作,开展了陕西供销新时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与陕西广电智慧社区服务公司合作,在农产品销售板块共享广电智慧社区平台,拓展了陕西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对标改革 推进综合改革深入开展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要任务,明确了改革“扩面”“提质”“深化”的主攻方向。抓改革全面推开。在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分别召开全系统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现场推进会,对综合改革进行总结、部署,进一步坚定了深化改革、追赶超越的信心和决心。全省10个设区市、杨凌区、韩城市党委政府和所有县区党委政府都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并努力促进各项改革任务的贯彻落实。抓典型示范引领。先后推广了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开展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恢复基层阵地的“眉县经验”,以开展多种经营、搞活基层经济的“富县经验”,以多方联合合作、龙头带动发展的“镇安经验”,取得了“棋落一子、全盘皆活”的推动效应。坚持因地施策,千阳、蒲城、彬县、镇安、镇巴等基础较好的县社,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改革;三原、合阳、延川、城固等原来基础一般的县社,选择重点推进改革,带动全面发展;永寿、佳县、洋县等原来基础薄弱的县社,选择单项进行改革,都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网点的建设,使农民群众看到“供销社又回来了”。扎实推进重点改革任务。严格按照“内循环、小额度、不吸储、不放贷”原则,稳妥开展供销农村信用服务试点,汉阴县、眉县、靖边县的陕西供销农村信用服务中心试运行;加大供销合作发展基金投资力度,截至2018年11月,现代农业及供销合作领域累计投资额为247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8.61%。

  坚持导向 集中抓好专项问题整改

  抓好专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深入开展了原主要领导离职审计、八项规定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按照“存在问题不可怕,怕的是掩盖问题”的思路,省社党组公开传达审计报告和整改事项,以文件方式向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整改事项、要求和时限,高态势督导、严标准跟进,确保每项问题得到根治,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开。目前,两份《审计报告》指出的违反财经纪律、违反八项规定等各类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抓好产业精准扶贫试点违规资金问题的整改。按照省委、省政府《2017年度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省社自觉压实抓整改的政治责任,牵头成立了产业脱贫攻坚试点问题整改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整改工作方案》,经省政府批转后予以实施。工作中,省社派出8个移交工作组,深入24个相关县(区)分组推动落实,逐县逐企销号,全面开展整改移交工作。目前,涉及扶贫资金整改的47家企业已全部整改到位,6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全部追回。供销集团还将2016、2017年度已归集的专项资金3460.73万元全部返还至第一批20个试点县(区)政府指定账户。


陕西省供销合作社70年发展历程

  2017年,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全国深化综合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改革推进工作。

  2016年,出台了《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陕发〔2016〕10号),明确了加快推进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2015年,启动了供销蔬菜直通车工程和全省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2014年,启动了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举办了全国农产品产销合作论坛暨丝绸之路供销合作社“一县一品”展销会。

  2013年,举办了西部供销合作社精品农副产品展示推介会和西部地区合作经济发展座谈会,成立了陕西供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全系统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

  1991年,召开了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社务委员会。

  1985年,省社业务从省商业厅划出,恢复省社建制,为厅局级合作企业。

  1984年,省社单独设立,作为陕西省商业厅领导下的二级局。负责指导省社的工作,并依据需要,以省社名义对外开展活动。

  1983年,在机构改革中,省社与省商业局合并(第4次合并)为陕西省商业厅,保留省社名义,对外挂厅、社两块牌子。

  1977年,中共陕西省委批准成立陕西省供销合作社领导小组。

  1976年,正式恢复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对外办公。

  1975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设立陕西省供销合作社。

  1964年,成立了中共陕西省供销合作社政治部。

  1958年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开,恢复陕西省供销合作社机构。

  1957年,召开了第三届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监事会。

  1956年,召开了全省供销合作社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

  1954年,陕西省合作社联合社改称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召开了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

  1953年,成立了陕西省合作社干部学校(后改名为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

  1952年,召开了陕西省合作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决定正式成立陕西省合作社联合社,选举产生代表大会委员会、理事会和监事会。

  1950年,成立了陕西省合作局,在西安市召开陕西省首次合作社干部会议,讨论整顿改造原有合作社和重点建立新社等问题。

  1949年,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农业厅合作局,领导全省合作社工作。

(责任编辑:任智超)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