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以农村产业变革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陈贤 刘思哲 姜贵和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018年初,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拉开序幕。此次革命聚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兴旺为主题,以产业革命为主轴,以特色农业为主导,以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以培育贵州地标产业为重点,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累了农村产业革命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经验和启示

  把统筹推进“三场革命”作为顶层设计。切实把思想观念革命作为先导,把发展方式革命作为核心,把工作作风革命作为保障,坚持以“八要素”精确指导,以“五步工作法”精准施策,在思想上凝成共识,在行动上汇聚力量,推动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一产向六产转变的历史性变化。贵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优势特色得到彰显,产品营销形成“黔货出山、风行天下”态势,取得了脱贫人口人数、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农民收入增速、乡村面貌改善力度“四个全国前列”的佳绩。

  把完善产业体系,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作为根本路径。贵州从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出发,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补齐补全产品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信息链、组织链,促进农业产业全产链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充分享有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的增值收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把产业发展组织方式创新作为关键环节。全省大力探索和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组织方式,以劳动分工协作为基础,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种养加销一条龙和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为基础,着力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组织化水平。全省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增长,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同比增长33.9%,农民合作社6.7万家,3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37家,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完成综合产值2420亿元,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数达到3个。

  把统分结合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作为突破重点。贵州根据地形地貌特点,指导各地做好500亩以上坝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山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重点对全省的农业产业发展统一进行科学规划,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进行布局,初步确定了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石斛、刺梨、油茶、竹、生态畜牧、生态渔业12个覆盖面广、带动力强、成长性好、就业量大的生态农业特色产业。

  把政策创新推进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作为有力杠杆。统筹推动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助力农村产业革命,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和工作,推进“五步工作法”创新政策供给,打出农村产业发展方式革命组合拳,明确农村产业革命方向标、时间表、路线图,针对农村产业发展短板靶向施治,凝聚农村产业发展合力,促进农村产业革命不断向前有序有效推进。

  前瞻和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核心要义。前瞻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助推乡村振兴,必须着力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简单一产向三产融合的革命性转变,把农户组织起来,把农业武装起来,把农村发展起来,闯出一条贵州乡村振兴的崭新道路,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

  突出发挥特色优势,明确农村产业革命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发挥山地风物优势,打造一批以地标产品为主导的特产名村、名乡、名县;发挥山水风景优势,打造一批以旅游业发展为主导的风景名村、名乡、名县;发挥民族风情优势,打造一批以文化产业为引领的文化名村、名乡、名县;发挥大数据融合发展优势,打造一批以智慧农业为支柱的科技名村、名乡、名县。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组为腹地的乡村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每年打造一批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振兴标志性名村强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围绕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创新农村产业革命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子。紧扣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建成产业链长、产业幅宽、产业质量高、产业发展长远的农村现代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发展方式实现革命性转变,闯出贵州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一是探索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的完善产业链路子。发挥生态环境和区域产业优势,培育持续稳定发展的农村特色产业、带动产业、服务产业和新物流产业。精心打造山地生态农业品牌、推动贵州山地农业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提高省内外的市场份额。二是探索优化要素组合、挖掘生产潜力的提高生产率路子。采取提升一批、转行一批、新建一批、引进一批的办法,培育农村产业革命的市场主体,提升产业经营水平。采取商业模式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构建激发要素活力的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社会劳动生产率。推动特色产品价值实现、提升价值链,创新产销对接商业模式、优化供应链。三是探索促进共同富裕、增强发展合力的壮大集体经济路子。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盘活集体资产,转变涉农财政投资管理体制用活财政资金,激活农村群众资金互助机制搞活农村金融。大胆探索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基地经济、依托合作组织发展股份经济、依托家庭农场发展大户经济、依托城镇平台发展飞地经济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实现形式。四是探索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的优化发展环境路子。推动建立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专业组织,构建产业发展市场化服务机制。建立完善贵州地方特色农产品种质基因库,加强本土地标产品种植业品种和适应性优质畜禽品种选育培育,推进地标产业良种种业发展。配套提供山地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提供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提供鲜活农产品储运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五是探索统筹五大振兴、推动治理有效的促进乡村善治路子。在打赢乡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释放生态生产力,创新推进生态振兴。强化新时代先进文化引领,引导农民依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农耕文化产业,创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基层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创新推进组织振兴。打造一支能征善战型的干部队伍、一支能工巧匠型的技术队伍、一支走南闯北型的经营队伍,畅通渠道把人才引向农村引入农业,推进人才振兴。健全“遇事多商量”的自治制度、完善“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机制、推进“有话好好说”的德治实践,筑牢乡村振兴群众基础。

  构建贵州特色的产业革命,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把乡村振兴放在时代发展全局中谋划,构建完善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文化振兴融合的政策扶持体系,构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乡村组织振兴的政策激励体系、乡村人才振兴政策的激励体系、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政策保障体系,形成尊重价值规律、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发挥好政府作用、释放好市场作用的良好生产关系体系,备齐农村产业革命助力乡村振兴政策的“工具箱”,让人人有机会、有渠道在乡村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实实在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谭思嘉)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