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县社:搭建平台汇聚力量服务“三农”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今年以来,甘肃省静宁县供销合作社牢固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把服务“三农”作为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构建农资配送网络,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搭建电子商务营销平台,构建农产品产销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多渠道帮助农民促销增收,供销合作社在全县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助力农村“三变”改革和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充实队伍强“保障”。静宁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中央赋予供销合作社干部可政可商的政策优势,协调选派72名乡镇干部到乡镇供销合作社和产业扶贫公司,全面加强业务知识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供销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干部队伍。村级服务社主动吸纳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农村能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农产品经纪人等优秀人才加入基层供销队伍,为村级社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县供销集团根据业务拓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积极选聘事业发展亟需的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农村金融、资本运作、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38名,建立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用市场化的办法选聘人才、留住人才,为供销合作事业腾飞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完善体系优“服务”。县供销集团(新三农服务公司)围绕全县农资供应,按照统购统销原则,依托24个乡镇供销合作社(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延伸销售网点到村社一级,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资配送、技术培训和农化服务的农资销售网络体系。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为切入点,把农资销售与农户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开展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等农业社会化系列服务,让农户懂肥,科学用肥,帮助农户生产做到产前有规划、产中有指导、产后有收益,逐步形成“供销集团(县农业产业开发公司)+乡镇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乡镇农资配送中心)+专业合作社+社员(贫困户)”运作模式。目前,销售化肥等各类农资1560吨485万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红寺、双岘、新店等乡镇开展“果园管理培训会”14场800人次参加培训,在甘沟、贾河、新店、双岘等乡镇为果农提供履带式施肥机,开展配方施肥、农机作业3000亩;在司桥、四河、灵芝3乡镇建设玉米、洋芋等现代农业示范田180亩;在红旗村建设占地面积为130亩的育苗基地,栽植优质苹果、梨、樱花、丁香、海棠等苗木2.5万株。
 
  三是培育龙头提“能力”。围绕全县牛、鸡、食用菌、饲草等扶贫产业,按照“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组建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吸收中投公司帮扶村集体发展资金和县级扶贫整合资金20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全县食用菌产业、静宁鸡产业和肉牛养殖繁育产业。对接20个养牛专业合作社、30个养鸡专业合作社和6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入股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良种母牛、牛犊、鸡苗和食用菌菌棒等初级农产品生产资料,加强对架子牛育肥、静源散养鸡和食用菌生产等技术指导服务,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订单协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县牛、鸡、食用菌、饲草等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以国有平台公司为依托,龙头企业为带动,专业合作社为支撑,贫困户全加入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四是搭建平台筑“根基”。立足全县苹果、烧鸡、食用菌、大饼、早酥梨、洋芋、小杂粮、静宁红牛等特色农产品,成立静宁县优选农产品营销公司,组建经纪人、营销队伍,搭建农产品“线上”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向上对接总社供销e家、甘肃新供销、淘宝网等平台,并与天津武清区党政企业代表团对接洽谈,签署《天津市武清区帮扶静宁肉牛产业扶贫攻坚合作框架协议》,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向下延伸对接乡(镇)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与乡镇产业公司、农特产品经营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线下”经营实体,签订农特产品订单协议,保障农产品供应,建立覆盖全县的农产品产销信息网络体系,搭建起农民小规模生产与省内外大市场销售的桥梁纽带,拓宽了农产品销售市场,拓展了农民营销渠道,增加了农民收益,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供稿)
 
  (责任编辑:张晓远)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