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
用户名: 密 码: 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五年成就 > 新闻详情
农合联组织体系

浙 江:钱塘潮涌 改革破浪开新局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23

字体:缩小增大繁体

图①:瑞安马屿为农服务中心

图②:平湖市数字农合联平台

图③:浙农控股农技人员在采集测土配方样本

图④:浙江再生资源公司端头村资源回收点

图⑤:新大集团在贵州普安建立长毛兔扶贫养殖基地

五年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和《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5〕17号),坚持以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为统领,推进体制创新,强化为农服务,壮大社有经济,加强组织建设,取得积极发展成效。

“三位一体”改革取得阶段成果

过去五年,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利用作为全国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省的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决策部署,把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融入到深化“三位一体”改革之中,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农合联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农合联组织体系全面建立运行。从2014年7县试点到2017年省农合联成立,全省6.61万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涉农服务主体全面组织起来,自下而上建成包括1个省农合联、11个市农合联、84个县级农合联和961个乡级农合联的农合联组织体系。省市县三级农合联依托同级供销合作社组建理事会执委会,形成农合联与供销合作社组织有机融合、人员统筹使用、工作协调推进的格局。二是“两项”制度支撑作用有效发挥。作为农合联运行的两项支撑制度,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和农民合作基金普遍建立,市县农合联农民合作基金、资产经营公司共投资33个项目,投资金额4.9亿元。三是农合联为农服务资源加快聚合。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的供销服务有机融入到农合联平台,成为农合联供销服务主要供给者;推进农合联会员服务资源聚合协同,创新农资供应、农产品和消费品流通、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叠加和增强服务功能;加强农合联与农业农村、科技、商务、财政、金融、气象等部门和农信、担保、保险、科研、高校、企业等单位联合协作,拓展和增强农合联服务功能。浙江省的实践表明,供销合作社利用农合联平台、承担农合联执委会职责,不仅让供销合作社更好地成为供销服务的供给者和其他服务的参与者,而且让供销合作社事实上成为为农服务的组织者。

为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主动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新趋势,依托农合联平台,积极推进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转型,努力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骨干力量和综合平台。一是生产服务持续提升。按照“区域全覆盖、服务高效率”和县域特色产业“一业一联”要求,推进区域农合联通用性服务与产业农合联专业性服务经纬衔接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建成现代农业服务中心187家,产业农合联128家。开展“绿色农资”“肥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行农资“购买实名制、使用定额制”,推进肥药专用化、定制化。开展美丽田园托管服务,发展“浙农飞防联盟”,庄稼医院总数达1036家,比五年前增加331家。全系统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服务面积648万亩,是2014年的3.7倍。二是商贸服务积极拓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33家、农副产品集贸市场56家,其中交易额在50亿元以上的特大规模交易市场有3家。2019年底,全省系统农产品交易市场共实现成交总额1187.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78%。建成城乡商贸服务中心143家、消费品连锁经营门店2.2万个,2019年实现销售额487亿元。大力提高村综合服务社覆盖面和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公共服务代办和公用服务代理,累计建成村综合服务社5500家,比五年前增加1295家。建设和运营农业公共品牌26个,农产品流通骨干作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19年末实现电子商务经营额95.2亿元,是2014年的8倍。三是信用服务扩大覆盖。联合农信机构推广“丰收农合通”,向2.1万个农合联会员授信161亿元。联合省农担公司设立基层办事处(代办点)72个,为2285个农合联会员提供融资担保6.9亿元,供销合作社系统34家农信担保公司为农合联会员提供担保贷款1.3万笔、36.1亿元。联合保险公司健全农村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农业共保覆盖,一批气象指数、价格指数等特色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四是环境服务亮点纷呈。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服务,累计建成城乡回收网点4561个、分拣中心49个、集散交易市场8个、加工利用企业47家。开展农资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农业“白色污染”有效消解。

社有经济保持稳健发展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影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有经济实现稳健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省供销合作社总经营收入3939.6亿元、利润3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31.6%。73家基层供销合作社被全国总社评为“基层标杆社”,比五年前增加47家,全省695家基层供销合作社实现总经营收入283.5亿元。全省系统共有20个市县供销合作社设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74个各级供销合作社成立了供销集团(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482家,对外参股企业297个,年销售1亿元以上的社有企业185家,10亿元以上企业46家,比五年前增加5家。

参与脱贫攻坚积极作为

深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结对帮扶工作。以蓝莓、茶叶、长毛兔为重点,跨省开展产业扶贫,浙江新大集团在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实施兔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1833户。扎实推进省内常山县球川镇结对帮扶,完成1200亩蓝莓原料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食用菌等扶贫基地,扶持6村成功“消薄”、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广泛开展消费扶贫,开办对口地区农产品专店专区专柜专摊156个。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加强社有资产监督,健全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构建“以商兴农”机制,组建省供销合作社合作发展基金,兴合集团每年按不低于20%净利润比例注入,首次出资200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为农服务活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分类推进机关、企业、学校等干部培训,举办乡村振兴骨干班、能力提升班。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重视发挥社属院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增挂浙江合作经济管理学院牌子;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被列为省政府、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单位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性高职院校;成立浙江茶业学院,首期招生学员80名。

  数说改革

  农合联组织体系

  1个省农合联

  11个市农合联

  84个乡级农合联

  961个县级农合联

  庄稼医院

  总数达1036家

  比五年前增加331家

  农业社会化服务

  全系统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服务面积648万亩,是2014年的3.7倍

  经营服务

  2019年底

  1187.8亿元:全省系统农产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五年年均增长11.78%

  95.2亿元:2019年末,全省系统电子商务经营额,是2014年的8倍

  服务网点

  建成村综合服务社5500家

  比五年前增加1295家

  城乡回收网点4561个

  分拣中心49个

  集散交易市场8个

  加工利用企业47家

(责任编辑:王子翔)

Scan me!

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承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131号 京ICP备09054041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