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的冬天<br/>——北京马连道茶城花茶市场走访

作者:鲁国顺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2005年第42期T2版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1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11月10日上午,初冬的轻风使人寒意阵阵。记者来到北京马连道市场了解花茶销售情况。步行在“京城茶叶第一街”,印象中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场景并没有出现;茶城里稀稀拉拉的顾客使偌大的茶城更显冷清。

茶叶农残超标的曝光对茶叶造成了一定影响

    穿行在大厅里,几乎每个店铺里的营业员都在门口热情地招揽顾客。记者首先来到了林氏茶业店,女主人热情地领着记者观看各档次的花茶,价格从20元/斤到300元/斤,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据介绍,按照一般的规律,北京天气转冷后,花茶的销售应该逐渐趋旺,但今年却一直不见好转,前景不太乐观。比起正常的年份,今年的销售额下降了30%左右。说起这些,女主人一脸的无奈。当问到是什么原因时,她说:“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对茶叶农残超标的曝光,对茶叶销售造成了一定影响”。“一些不负责的茶商销售劣质茶叶,使整个茶市受损,应该加大打击力度。” 她有点愤愤不平地说。
    随后,记者来到在茶城里开了三家店的松溪茶叶店,这家茶商在茶城里三家门店都占据着比较好的地方,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管理员也比较规范。走进店内,员工们正在给花茶加包装,准备发往市里各家超市、茶叶店。据员工介绍,今年的形势不太好,为了增加销售,他们主动开辟了一些零售点,随时给各店配货,生意比其它店要景气一些。

花茶的透明度比较高利润相对低

    告别松溪茶叶店,记者走进了福建东南茶叶公司店铺。女老板边沏茶边跟记者聊了起来。
    她也反映,现在的茶叶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由于对今年花茶有一个正确的预计,我们将产量调低了,压力相应就小一些。”女老板告诉记者,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他们没有被动应付,而是积极寻找出路,自主开发的工艺茶已经得到了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市场的认可;经过市场分析,组织茶籽出口韩国的效果也不错。
    提及今年的花茶销售为何困难时,她也提到了茶叶农残超标被曝光的影响,但同时指出:“花茶的透明度比较高,好坏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利润相对低多了。”利润低了,部分厂商就不愿意投入,本来需要加工五道的茶叶,实际只加工三道,造成劣质茶叶充斥市场,失去了一些消费者的信任。虽然形势严峻,但女老板对前景还是很乐观的,他们正在寻找对策,渡过目前的难关。

花茶在大多数人眼里属于低档茶

    结束了对商家的采访后,记者来到了市场管理部,赵部长谈了他对当前花茶销售受阻的看法。
    他说,花茶在大多数人眼里属于低档茶,目标顾客都是中老年人。而有身份的中老年人喝茶大都是由亲戚朋友赠送,花茶一般不会被买来赠送。自买自喝的中老年人受经济条件限制,消费量很有限。而年轻人可选择的饮料太多,被打上“便宜茶”印记的花茶更不在选择之列了。赵部长说:“现在花茶销售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中小餐馆。考虑到成本,餐馆不会提供高价茶,而低价的花茶比较受欢迎。茶城里已有商家开始对餐馆销售了,效果还不错。”当记者问到商家的整体情况时,赵部长说,困难确实存在,但人心还是稳定的,商家都在积极行动,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方式。
    临近中午12点,阳光送来阵阵暖意。当记者走出茶城时,虽然人流量仍没有增加,但记者的心头却多了一份信心。因为在困难面前,众商家都在思考、探寻新的出路。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