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玉米的生长。当地农民受传统施肥习惯的影响,玉米追施肥一直采用追施单一尿素的方法,这种单一、大量追施氮肥的方法,造成氮素营养过剩,极容易引起玉米早期生长旺盛,后期贪青等现象,而磷和钾在后期生长中表现出供应明显不足,进而导致玉米成熟度不好、品质较差。
玉米是需肥量较大作物,科学数据显示,每形成100公斤的玉米籽粒,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3:1.5左右,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不同。一般玉米苗期(拔节前)吸氮量大约仅占总量的2.2%,中期(拔节至抽穗开花)占51.2%,后期46.6%;在苗期磷的吸收量只占总吸收量的1.1%,中期占63.9%,后期占35%;玉米对钾的吸收,均在拔节后期迅速增加,且在开花期达到峰值,吸收速率大,容易导致供钾不足,出现缺钾症状。玉米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苞肥,巧施粒肥,以满足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近几年,吉林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结合吉林省玉米种植特点、需肥特性及当地农民的用肥习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玉米追施肥方法。新的玉米追施肥方法是将部分复合肥与尿素一起追施,具体方法是:按每垧地(一晌地为1000平方米)追肥总量300公斤计算,其比例为尿素2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这种复合追施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后期不贪青,促早熟。
2、增强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抗旱、抗倒伏。
3、成熟期灌浆足,籽粒饱满,水分含量低,籽粒硬度好。
4、增产效果明显。以千粒重比较,复合追施法比单一追施尿素的重量明显提高,在投资不增加的前提下,相对降低了农业种植成本。
有试验数据显示,2006年在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根据对各生长阶段跟踪调查统计,采用复合追施方法的玉米田,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以平均每垧种植50000株—55000株计算,玉米产量11500公斤—12500公斤/垧,而采用单一尿素追施的玉米田产量在10000公斤/垧左右,每垧增加收入在700—1000元左右。
目前,该方法已在吉林省榆树地区、洮南地区、松原地区普遍推广使用,粮食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实践证明,在追肥期大量补充尿素的同时,适量加入复合肥,可以平衡供应的作物所需要磷和钾元素,适时补充作物所需要的养分,确保作物按比例地均衡吸收养分,进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品质。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