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态氮肥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作者:阴剑锋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资专刊》2005年第1685期3版 发布时间:2005年03月28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的迅猛发展,在一些地方的无公害农业生产中,竟提出禁止使用含硝态氮的肥料。硝态氮肥到底有无危害?
  作为我国复肥行业脊梁的天脊集团特委托中国土壤肥料的权威机构——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组织山东省寿光土肥站、山西省长治市土肥站、河南省新乡市土肥站、河北省秦皇岛市土肥站,在不同的蔬菜品种上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施用含硝态氮的肥料,还是施用含铵态氮或尿素态氮的肥料,只要氮肥用量相同,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林葆研究员认为,应该科学地看待硝态氮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的关系,硝态氮与铵态氮、尿素态氮均是植物易于吸收的矿物养分,在发展绿色农业与无公害食品生产中不应该排斥施用化肥,化肥的施用只要方法得当、用量适宜,就不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硝态氮肥能否造成农产品硝酸盐积累呢?这还得从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性质说起。酰胺、氨基酸等不经过进一步分解,不能成为营养氮源。硝态氮和铵态氮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他们施入土壤后的行为以及进入植物体内的代谢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植物氮源也各有利弊。
  关于硝态氮肥的植物营养生理性质,农业专家做了详细的解释。
  植物在吸收和代谢这两种形态的氮素上存在不同。首先,铵态氮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铵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对植物本身是有毒的。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铵态氮,并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其余部分可积累在细胞的液泡中,有时达到较高的浓度也不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即硝态氮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实际上是氮素“贮备”。这是作物营养生长期间的共性。第二,植物吸收铵离子时分泌H+,而吸收硝酸根时会释放OH-和HCO3-,因而影响根系环境的pH值,这在溶液培养时更为明显。但铵态氮的酸性增强变化要大于硝态氮的碱性增强作用。这也是溶液培养常用硝态氮作氮源的原因。第三,不同植物“爱好”不同。适应在pH较高的石灰性土壤上生长的喜钙植物优先利用硝态氮,如玉米和多数蔬菜。适应酸性土壤生长的嫌钙植物和适应低氧化还原势土壤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嗜好铵态氮,如茶树、水稻。
  一般说,同时施用两种氮肥,往往能获得作物较高的生长速率和产量。同时施用两种形态氮,植物更易调节细胞内pH值和通过消耗少量能量来贮存一部分氮。两者合适的比例取决于施用的总浓度:浓度低时,不同比例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浓度高时,硝态氮作为主要氮源显示出优越性。
  

硝态氮肥前景依然广阔

  由于农用硝酸铵(简称硝铵)可做炸药,国务院办公厅已将其列入民用爆炸品管理,禁止作为化肥销售和使用,并停止进口。在此之前,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生产AA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任何化肥,生产A级绿色食品可使用某些化肥,如尿素、磷酸二铵,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为了治安和社会稳定是完全必要的。只是禁令来得快,硝铵改性的各项准备工作尚未就绪,突如其来的“急刹车”使多数生产硝铵的厂家措手不及。后者认为施用硝态氮肥引起农产品(主要是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有资料表明,人体摄入硝酸盐的80%以上来自蔬菜。《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编制说明”中写道:“因为硝酸盐是亚硝胺的前体,而亚硝胺则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把硝态氮肥和致癌挂上了钩,一时搞得“谈硝色变”。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相继仿效,行文禁止使用硝酸铵和其他含硝态氮的肥料如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等。总之带“硝”的都要禁止,也不管是用在什么作物,如小麦、向日葵等也禁止使用带“硝”的肥料,否则就不是绿色食品。其实含硝态氮肥料,是很好的氮肥和复合肥料,从农用的角度对含硝态氮肥料全面发出禁令是不正确的。
  蔬菜是一类非常偏爱硝态氮的作物,同时又是很容易积累硝酸盐的作物。蔬菜中积累硝酸盐首先由蔬菜本身特性决定,在相同或相近的栽培条件下,因蔬菜种类和品种不同,植株体内的硝酸盐含量相差很大。同时还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各种栽培措施等。其中施肥,尤其是施用氮肥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在等氮量情况下,施用含硝态氮化肥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一定高于其他氮肥。
  与世界化肥主产国比较,我国生产的含硝态氮化肥的比例很小。在倡导绿色食品而引发的“禁硝”运动之前,含硝态氮化肥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良好。直到今天进口的含硝态氮的三元复混肥依旧受到农民欢迎。这些事实都说明含硝态氮化肥在我国是有市场的,它的数量不是太多,而是不够。硝态氮和铵态氮作为植物的两种主要氮素营养,从农业化学和植物营养原理上各有其优缺点,在单独使用时应当扬长避短。在一般情况下,两者的相互配合更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我国氮肥的产量很大,主要是含酰胺态氮的尿素,其次是以碳酸氢铵为主的各类铵态氮肥。硝态氮仅占氮肥总量的2%。因而目前在我国认为硝态氮是造成农产品中硝酸盐积累的“罪魁祸首”,是不合理的。根据化工专家的意见,认为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用团粒法将硝铵作为原料之一,生产硝基高浓度NPK复混肥。这类含硝态氮的三元复混肥主要可用于棉花、烟草、果树、蔬菜等偏好硝态氮的经济作物,既可充分发挥其肥效,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只要因作物、因地区(土壤)制宜,合理配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作为农用化肥的主要品种,硝态氮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认识硝态氮肥,科学施用硝态氮肥,对于农民的实际生产至关重要,对于当前的农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