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价格为何一涨再涨

作者:杜 文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资专刊》2004年第1567期1版 发布时间:2004年08月2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在苏北农村,很多农民现在最关心的是始于一个月前的新一轮农资大涨价。他们不解,为什么好不容易盼来今年农业政策好、农业收成好、而化肥价格却一涨再涨?
    农民说化肥价格涨得离谱
    在化肥中,农民开支大头是尿素。在徐州、宿迁、淮安等地区,现在尿素价格一般卖到一袋(50公斤)90元以上。一位沛县农民说,在前2周有几天几乎是一天涨一块钱,种了一辈子田,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架势。阜宁县一位种粮大户介绍,由于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影响严重,需要大面积补肥:“盐城的尿素价格差不多每袋95元,最高的时候前几天是98元,今年6月底、7月初时候还是78元到80元,一个月涨了将近20%,比我原来的预算每亩地光尿素就多了10元成本。我在阜宁、大丰承包600亩水稻田,光为尿素涨价就要多花6000元,涨得太离谱。”
    据了解,今年以来,化肥等农资价格一涨再涨。涨价始于春耕,第一轮涨价持续到4月中旬,尿素价格从去年的每袋62元涨到了80元,直到6月中旬一直维持在80元;其他种类化肥也都相应上涨。第二次冲击波从6月底至今,每袋尿素零售价上涨15元左右。而且,在很多地方还买不到化肥,一些乡镇甚至出现农民排队买化肥的罕见现象。目前,整个华东等地尿素零售价由春耕时的每吨1550元上涨到1900元左右,现仍在小幅上扬,外省更有一些地区已涨到2200元,最高的半年内每吨涨了800元,农民难以承受,反响强烈。
    化肥价格上涨原因何在
    不少农民说,听卖农资的人说涨价原因是“化肥过不来”。有时他们愤愤不平地指责:“卖化肥的今年发了,他们一层一层都要赚。”淮安东双沟镇上售化肥者也承认,他上面还有三级经销商,确实都要赚个差价。
    对于化肥价格如此猛涨的原因,虽然农民的判断切中要害,但并非如此简单。造成这种局面,首先是国际化肥市场价格高,拉动国内出口。上半年,我国出口尿素高达14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96%,这是国内市场供应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国际原油价格创21年来新高,煤、电、油、气等生产成本涨得厉害,比如化肥生产用煤价格现在比去年同期每吨涨了400多元,化肥生产商只能通过提价来消化成本。再有,运力不够,化肥企业的原料煤运不进来,影响化肥企业的生产;同时,由于铁路运输紧张,很多化肥积压在仓库,不能适时流通出来。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我省不少企业化肥生产成本已超过国家限定的出厂价格,一些地方化肥批发价、零售价实际上都早已突破政策限价。
    警惕农资涨价影响农民增收
    一位苏北农民8月15日说,他9亩田水稻,原先预计化肥、农药、柴油、种子、收割等成本2530元,现在因为病虫害带来的额外追肥,不得不增加投入。另一些村民表示无可奈何:“这是市场经济,我们有什么好说的?以后只能省着用化肥,该用10袋就用5、6袋。”还有一些人困惑地说:“党的政策今年直补给我们1亩20块钱,为什么又涨价拿回去了?”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