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农集团公司国际氮钾肥贸易分公司副总经理 李建伟
从2000年起,中国尿素开始跻身国际市场,并在去年达到出口高峰。中国尿素已在国际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说,这是一个进步。中国化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发展方向。今年3月16日,国家出台了取消尿素出口退税政策,这对中国尿素出口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尿素出口又会是一个怎样的格局?在此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近年中国进出口尿素概述
从2000年6月开始至今,中国尿素出口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00年-2001年中国出口尿素的开始;2002年中国进出口尿素的并行和2003年出口尿素的激增和进口尿素的萎缩。
第一阶段(2000-2001年):中国出口尿素的开始
2000年的6月份对于众多的中国国内尿素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艰难和痛苦的销售月。在尿素价格从1300元/吨跌至1000元/吨的情况下,市场仍然非常低迷。除了中石油下辖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和山西、河南和山东的部分以煤为原料的企业外(当时的煤炭价格只相当于今天的1/4),许多以油为原料的中石化厂家由于生产成本太高,不得不关门停产。
2000年6月份,国内尿素价格跌至历史低点,而国际尿素价格却由于石油涨价的推动,维持高位。得益于出口增值税退税的政策优势,中国的尿素产品第一次成批量走出国门,出口到越南。随后尿素出口一直持续,主要的出口国为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到年底总的出口量为110万吨。中国尿素出口的良好形势在2001年得以继续,同时出口国扩大至韩国、日本、台湾甚至美国,出口量进一步增至130万吨。总之,中国尿素的大量出口大大缓解料国内尿素生产厂家的压力,保证了生产企业的资金运转,避免了产品的大量压库。与当时的国内经销商相比,尿素出口商同工厂采取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使生产企业避免了国内销售通常遇到的货款无法及时回笼而产生纠纷;同时尿素出大都为大批量购买,所以尿素出口得到了内有实力的尿素生产企业的大力支持。
第二阶段(2002年):尿素进出口的并行时期
经过两年的尿素出口,加之高成本的尿素生产企业停产或减产,国内尿素供大于求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改观。到2002年初,即使在非用肥季节,国内尿素的价格已经反弹至1200元/吨。正因为国内尿素价格的高企和当时国际尿素市场的阶段性低迷,2002年全年的出口量滑落至40万吨左右,大大低于前两年的水平。2002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作为入世承诺,中国需要在2002年进口120万吨的尿素,相关的进口配额主要由中农、中化来执行。基于当时国际尿素价格的低迷和船运市场的稳定,以及国内尿素销售形势的良好,2002年中国共计进口尿素79万吨。尿素进口和出口在中国市场上开始并行。有限的出口主要方向为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工业用户。即使在2002年全年中国以自动登记证明的方式进口了150万吨硝铵产品,但国内氮肥市场仍然稳中有涨,进口和国产尿素经销商利润可观,风险很小。
第三阶段(2003年):出口尿素激增和进口尿素的萎缩
2003年上半年,随着国际尿素价格的回升,中国出口尿素较2002年起色不少,上半年的尿素出口非常稳定,截止到6月底,共计出口尿素50万吨左右。同时期的国内尿素市场延续了2002年的良好势头,价格达到1999年以来的最高峰;考虑到中国在2002年中期禁止了硝铵产品的进口,国内尿素也及时充当了硝铵产品的替代品,尿素需求旺盛,供应紧张,尿素的批量出口也保证了对国内价格的进一步推动。从2003年6月开始,美国的购买力开始浮现,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尿素,尤其是大颗粒尿素价格的走强。同主要尿素供应地区如中东和前苏联相比,中国尿素出口对于东南亚和东亚地区有着供货量灵活和距离近的优势,加之亚洲传统尿素供应商印度尼西亚在2003下半年的尿素出口禁令,中国尿素在2003年占据了东南亚进口尿素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同时,美国市场和南美市场在国际尿素价格高企的情况下,也开始大量购买中国的尿素产品。2003年10月份,尿素出口量高达60万吨,全年的出口量约270万吨。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全年尿素的进口量仅为16万吨。从2003年8月开始,由于出口需求旺盛且价格很高,中国尿素出口商和国内经销商开始在国内竞争货源,截止到2003年年底,国内尿素经销价格达到1500元/吨,相当于出口价格170美元/吨。
今年及未来进出口尿素展望
今年第一季度,尿素出口势头有所缓解,预计到4月中旬,中国尿素出口量会达到50万吨左右,加上去年的270万吨出口量,以及从去年到现在国内煤炭供应不足导致部分工厂停产或减产,中国尿素市场从去年年初到目前共计减少了超过350万吨资源,相当于中石油去年所有生产厂家的产量总和。试想如果在2004年的上半年,尿素供应完全缺少了中石油的生产量,国内的港存和库存资源应相对紧张,尿素价格应当在2004年6月底以前不会大幅度下跌。目前,中国政府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降低国内化肥价格,促进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供应,采取限制尿素最高出厂价格,监管化肥流通价格,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帮助中石化的厂家恢复尿素生产和供应等一系列措施。更值得尿素流通企业和经销商注目的是:从2004年3月16日起,国家为了保障春耕期间的尿素供应,抑制过高的销售价格,从而让利于农民,决定暂停尿素出口退税一年,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尿素的FOB价格将提高15-17美元/吨。对于在2004年3月16日前已经签定但尚未执行完毕的尿素出口合同,尿素出口商需要在2004年3月25日之前备齐相关的资料,到主管税务部门备案;备案之后,仍可在享受11%尿素出口退税的前提下执行相关合同。受此消息的影响,对尿素出口依赖相对较多的企业开始调低出厂价格,防止由于出口受到抑制而导致的国内尿素供应过剩、价格下滑。
尿素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必将抑制尿素出口,增加国内的供应;同时中石化的尿素供应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的尿素价格进一步攀升。但从去年年初至目前的350万吨的尿素出口量,会保证今年尿素的零售价格不会在用肥季节大幅度下滑。另一方面,尿素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会在2004年极大地限制中国尿素的出口?中国尿素出口的传统市场份额是否会随之丢失?对此,我个人的观点是否定的。因为,在中国国内用肥旺季之后,即从2004年7月开始,由于出口受限和中石化企业的供应增加,国内的尿素供应过剩会很快凸显,国内市场价格会向下寻找支撑。同时,2004年6月份之后国际市场上东南亚、美国和南美的购买力会重新开始活跃,国际市场尿素价格会居高不下,同时受制于巴拿马型和灵便型船舶高运费的影响,前苏联的尿素出口不会占据很大的价格优势,中国的尿素产品即使在没有退税的情况下会重新焕发竞争力。但预计2004年尿素的出口量会少于2003年,可能会在150万吨-200万吨之间。
兼顾展望2005年及随后临近几年中国尿素进出口情况:随着国内尿素企业的不断扩产和国内尿素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进口尿素数量会逐年滑落,真正的尿素进口只有在国际海运费市场回落和国际国内尿素差价很大的前提下才可能进行,依照目前海运费的走势,在2005年中期以前海运费很难回落。
尿素出口方面,由于印度尼西亚的尿素出口禁令会慢慢解除,出口量会慢慢恢复,预计2004年4月底会有新的出口数量。另外,由于东南亚地区第一大尿素进口国越南开始尿素投产(2005年中期一套年产量50万吨的装置投产:2007年另有一套相同装置投产),越南的进口量会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估计明年的进口量会减少到70-80万吨:2007年会减少至30-40万吨,中国尿素出口会从目前的主要市场即东南亚市场向其他多个地区和国家转移,包括日本、朝鲜、韩国、台湾、北美和南美市场。
至于尿素出口相关国家政策方面,本人认为,尿素出口政策的变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的失衡,而市场重新平衡需要更多的时间,尿素出口商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适应改变的市场秩序。作为中国的尿素出口商,现实的问题是一年后又要摒弃刚刚适应的尿素出口无退税的经营政策来重新接受尿素出口可以退税的模式,并且对于明年的尿素出口退税政策方面有没有变化没有任何把握。所以以个人观点来看,中国尿素出口退税政策可否一以贯之,因为市场会最终接受出口无退税的现实。新疆肥价下调幅度不大 公路运费上涨成了主因化肥购销情况
截至2004年5月10日,累计购进化肥85.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5%。其中:氮肥购进36.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9%,磷肥购进47.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8%,钾肥购进1.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0%。累计销售化肥83.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6%。其中:销售氮肥39.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2%,销售磷肥42.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4%,钾肥销售1.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2%。
购销价格情况
(一)购进价格(4月27日-5月10日)
进口美国磷酸二铵港口车板价2450元/吨(不含港口到乌北站铁路运杂费140元),与上期(4月20日-4月26日下同)相比下调130元/吨;国产磷酸二铵乌北到站价2350元/吨,与上期持平;进口独联体硝基磷酸铵阿拉山口车板价1550元/吨(不含阿拉山口到乌北站铁路运杂费105元),与上期相比上涨70元/吨;乌石化尿素出厂价1420元/吨,泽化尿素出厂价1364元/吨,与上期持平;新化尿素出厂价1365元/吨,与上期相比下调20元/吨。
(二)销售价格(4月27日-5月10日)
1、地产尿素销售价格
除新化尿素与上期相比下调20元/吨,为1430元/吨以外,乌石化尿素、泽化尿素销售价格均与上期持平。北疆伊犁地区乌石化尿素1575元/吨;乌鲁木齐地区乌石化尿素1500元/吨 。南疆库尔勒地区乌石化尿素1500元/吨, 喀什地区、和田地区泽化尿素分别为1440元/吨 、1460元/吨 。
2、磷肥销售价格
美国二铵销售价格与上期相比下调80元/吨。北疆地区2570-2800元/吨;南疆地区2650-2850元/吨。独联体硝基磷酸铵销售价格与上期持平。
国产二铵销售价格均与上期持平,其中,北疆伊犁地区2470元/吨(平均价) ;南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分别为2470元/吨(平均价)、2540元/吨(平均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