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磐安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咬定发展不放松,立足当地实际,不贪大铺摊子,而是把传统经营服务做实、做新、做好,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经营业务得到恢复,服务网络逐步健全,社有资产不断增值,职工收入普遍增加。从2002年起,连续 6年盈利。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9326万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销售“百强基层社”。
一、开拓经营业务,务求一个“实”字
一是多渠道筹资,建好市场。建市场是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经济、壮大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但不少地方往往觉得缺资金,尤其是西部地区供销合作社。2002年以来,磐安供销合作社采取职工集资、提前预售、先租后建、联合开发等方式筹措资金600多万元,利用经营大院建起了“磐安百货市场”。市场占地6500平方米,营业面积5100平方米,商铺116间,交易摊位320多个,经营品种逾3800多个。解决了长期以来马路市场、露天交易的诸多弊端,为农民离土不离乡从事第三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功能的大提升。目前,常年在市场从业的经营人员400多人,其中供销合作社再就业职工120多人,去年成交额4000万元以上,上缴税费22.8万元,多次被市工商局评为“市级文明市场”。
二是着力优化重组,开发闲置资产。整合重组区域内供销合作社的有效资产,组建磐安供销合作中心社。按照市场化运作、滚动发展的原则,先后筹资近千万元,对中心社两处闲置大院进行开发,对一些低效资产通过调整用途、出售租赁、联合经营等方式加以盘活,一方面改变了过去“大院子、破房子、烂摊子”的落后形象;同时,也提高了供销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和为农服务的实力,每年为基层社创收30多万元。
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展产业化经营。以果品蔬菜协会为依托,申请注册“甘谷辣椒”地理商标,取得辣椒QS认证,组建新农辣椒制品开发公司和新合石磨香面粉加工公司。两公司采取“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组织农民按照“订单”要求开展标准化种植。新农辣椒制品开发公司按照“纯正、地道、绿色”要求加工辣椒系列产品,打造“甘谷辣椒”产业链。新合石磨香面粉加工公司利用传统石磨原理,建成具有自动清粮、上料、箩面的自动化加工设备,石磨面粉保持了纯天然营养和绿色环保,深受消费者欢迎。
二、转变经营业态,突出一个“新”字
磐安供销合作社积极创新经营业态,加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一是开展农资连锁经营。2003年,投资100多万元,利用原供销合作社养殖场大院,兴建占地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集农资批发、仓储、调运、配送为一体的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组织农资个体经营大户和原供销合作社职工加盟,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目前,已发展农资经营连锁店33个,农资商品配送率达到40%以上,去年配送化肥2100吨、农药20吨,实现农资商品配送额450万元。
二是依托综合服务社打造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终端。按照“统一字号,规范服务,合理布局,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原供销合作社分销店、“双代店”进行改造,吸纳其他经营大户加盟,在交通沿线较大的行政村兴办综合服务社10个,农家店33个,日用品便民店35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示范店18个。坚持“围着农民转、跟着市场走”的经营服务方针,以综合服务社为载体,在搞好经营性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中介性、公益性服务领域,为农民提供幼儿入托、就诊购药、科技培训、家电维修、农机具租赁、红白喜事用具租赁等服务。在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综合服务社还办起了科技图书室、电化教育室,文化部门利用综合服务社办起了“朱圉农家书屋”,藏书达到2万多册。综合服务社还配有电脑、传真机、复印机等信息设备,实现了宽带上网。
三是规范管理,重塑形象。为打响供销合作社品牌,中心社对各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实行以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为主的“六统一”管理,全部网点悬挂统一的社徽标识和企业标志。同时,对一些重点商品统一设置防伪标识,实行供销合作社“贴牌”经营。为树立形象,中心社制定经营服务公约,公开服务监督电话,推行诚信经营。当地老百姓高兴地说,“过去的供销合作社又以新面孔回来了”。
三、引领农民经济合作,落实一个“好”字
磐安供销合作社立足当地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科技为支撑,以流通服务为依托,与村干部、经销大户、种养能手开展广泛合作与联合,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出社、农“双赢”的路子。
一是宣传合作社知识,引导农民规范办社。通过新闻媒体、板报专栏、集中宣讲、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向农民广泛宣传合作社常识,介绍专业合作社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融入市场、增加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合作社的感召力和吸引力。2003年起,先后领办了三十铺果蔬、燕家庄韭菜、五甲坪蔬菜3个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580户,其中入股农户881户,带动农户5580户。专业合作社成立后,都坚持“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建立各项章程和制度,实行民主管理。
二是提高生产技术,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合作社引进优良品种,组织农户建立占地2500亩的3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多次邀请陕西“杨陵农业高科技服务中心”和省市县农业专家,现场给农民传授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提高了农民社员的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基层社还专门帮助基地注册了“朱圉牌”韭菜、“五坪牌”蔬菜、“金蛇帅”苹果等3个农产品商标,并完成了“金蛇帅”苹果的绿色认证工作。
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社对社员按购进价供应农资商品,做到质量承诺,并对入股社员按交易额进行二次返利。2007年,三十铺果蔬专业合作社召开了二次返利及股金分红大会,为390多名社员返利分红17000余元,占专业合作社盈余的20%,被评为2007年甘谷县十大新闻之一。
四是拓展服务范围,解决社员实际困难。针对农民对新品种不信任、自身农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三十铺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绿色果蔬生产基地进行试验示范,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获得农民认可。为解决专业合作社社员缺乏资金、融资困难的问题,磐安供销合作社统一担保,协调磐安信用合作社给36户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58200元。此外,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副产品销售上的优势,积极联系农产品销路,2007年帮助社员销售蔬菜16.5万吨,社员户均增收1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