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供销合作社把“新网工程”建设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战略举措,创新理念、精心规划、强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实施“新网工程”建设三年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抢占了农村市场的制高点,打造了为农服务的新平台。目前,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呈现出覆盖领域层面进一步扩大,农村市场流通进一步搞活,为农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的可喜态势。一是覆盖广。全市系统已培育营销龙头企业38户,建设配送中心27个,织造连锁终端网络6105个,实现经营网点在全市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62%;初步形成涵盖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畜禽、果疏、粮油、竹木中药材等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服务体系。目前,阆中、仪陇等县(市、区)实现了连锁网络在境内的全覆盖,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线断、网破、人散、经营萎缩”的被动局面。二是流通活。去年,通过初步建成的网络体系,货畅其流、经营活跃、效益明显。全市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8.48亿元,较“新网工程”启动实施前增长17.1%;农副产品购进5.3亿元,增长76%;汇总利润895万元,增长10.4%;销售化肥45万吨、农膜3500吨、农药3700吨,占全市供应总量的80%以上。三是功能强。通过大力实施“新网工程”和连锁配送,为农民营造了一个“货真、价实、安全、便捷”的消费环境;通过不断探索“一店多用、一网多能”的经营业态,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的“技物结合”的系列化综合服务,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成为党和政府践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建设实践中南充市供销合作社的主要做法是着重抓了“六个一”。
一、提高一个认识
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明确提出:“建设‘新网工程’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大事、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好事、是为农服务和建设新农村办的实事、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要事”,并随即下发国阅〔2006〕52号文件。市社党委认识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强调供销合作社的神圣职责是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体系,于是市社一班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决定把“新网工程”建设作为供销合作社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号召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特别是中共中央〔2007〕和〔2008〕1号文件又把“新网工程”纳入政府工程后,在全市上下又掀起了“新网工程”的建设高潮。
二、组建一个机构
为加强对全市“新网工程”建设的领导,确保完成任务,成立了以市社主任何旭东为组长,副主任黄邦均、何雪松为副组长,社务指导科、直属企业管理科科长和各县(市、区)主任为成员的“新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社务科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同时还建立了市、县(市、区)主任工作常会制,从而为“新网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和工作基础。
三、制定一个规划
按照全国总社的部署和省社的要求,市社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了用5年时间在全市构建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等五大网络为主的“新网工程”发展规划设想。市社在集思广益、全面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南充市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对“新网工程”建设明确了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委、市政府为了“新网工程”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还积极出政策、搭平台、创环境,把“新网工程”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写入2007年、2008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
四、明确一个目标
根据《南充市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一个总体目标。一是网络目标。到2010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等“五大”项目营销龙头企业50户,商品配送中心50个,连锁营销网店10000个,力争实现连锁网点在全市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二是经营目标。到2010年,全市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0亿元以上,农副产品购进10亿元以上,汇总利润1000万元以上。
五、实施一项工程
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标识就是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旗帜,旗帜就是形象,形象就是实力。市社党委一班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按照省社的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强力实施“五统一”的挂贴社徽标识系统形象工程。一是统一规划。把各级联社、龙头企业、配送中心、大型超市、专业市场、连锁网点、“一会两社”等供销合作社办公和经营场所作为挂贴对象外,还将加入供销合作社网络体系的社会网点纳入了“新网工程”统一规划范围。二是统一测量。根据经营范围、性质和场所大小,对全市纳入规划的网点进行了分门别类和统一测量。三是统一制作。按照各种门店的尺寸大小以及各种规格需求的多少,由市社联系印刷厂进行统一制作标牌,以保证大小不偏差、质量不折扣、徽记不走样。四是统一挂贴。市社召集各县(市、区)主任、分管业务副主任和业务科长召开专门会议,对挂贴社徽标识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分工负责。市社主要负责挂贴龙头企业、大型超市和专业市场1×1米不锈钢标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挂贴乡镇网点80×80厘米和村级网点50×50厘米喷塑标牌。五是统一管理。在规范使用社徽标识后,由“新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以加大对社徽标识的宣传力度,让社徽标识成为社会认知供销合作社的存在、地位和作用的最佳载体。同时,市社还把是否规范使用社徽标识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六、重抓一批示范
推动“新网工程”的加快发展,它是“四项改造”的深化和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深入。在工作实践中,全市系统按照“改造、提升、整合、优化”的发展模式,在龙头培育、市场带动等方面强化举措、突出重点、重抓示范,基本形成了以市、县(市、区)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大中型超市、配送中心为中枢,乡镇超市为骨干,村级社店为基础,各种业态并存,覆盖全市广大农村的市、县、乡、村四级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一是着力打造龙头骨干企业示范。没有流通龙头企业,就没有现代流通网络。全市系统坚持“扶优、扶强”的工作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重点培育了阆中盛达、蓬安农资等10户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现代流通企业;二是着力推动龙头企业网络延伸示范。通过大力推动高坪商贸、仪陇佳佳、蓬安农资等龙头骨干企业拓展服务空间,抢占农村市场,已在县级城区培育发展了配送中心11个;在乡镇建设具有配送功能的直营连锁超市和加盟连锁店963家;在村一级改造、新建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和综合服务社5142个。目前系统80%的网点在县以下的乡镇,60%的销售实现在广阔的农村市场;三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示范。没有“龙头带动”,就不可能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流通体系。通过把系统内外分散的网点整合,支持南充鸿运来等品牌响、实力强、信誉好的龙头企业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价格”的“六统一”现代经营业态,发展直营连锁店、特许经营店和加盟连锁店,进一步壮大组织体系来推进和促进“新网工程”建设。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