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如何适应新形式和新要求,深化改革,主动融入现代农业物流体系中,既为“三农”服好务,又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农委组织调研组,到双流县调研供销合作社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树形象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形成了调研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在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四川省双流县供销合作社顺应农村市场化改革,通过不断创新与探索,依托现有的供销合作社完善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走出了一条促进农产品流通、保障农用物资供销的新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双流县供销合作社走出了困境,丢掉了历史包袱,增强了为农服务能力,在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中得到了发展壮大。今年1—7月全县供销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6318万元,利润65万元。上半年全县农资放心店及其他网点组织供应各种化肥共计29374吨,其中尿素2440吨、碳铵7359吨、磷肥6083吨、复合肥13134吨;销售农药315吨、农膜85吨;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40%发展到现在的70%左右。
一、审时度势、科学定位,在“变”中求发展。双流县供销合作社从1999年股金清理整顿工作开始,各项业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职工收入不能保障,一度陷入绝境。为尽快扭转局面,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双流县供销合作社一班人认真分析现状,提出了立足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变单纯购销服务为综合服务、变传统经营为现代经营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将县供销合作社划归农口管理的通知》(双委办〔2006〕108号)文件,决定将县供销合作社由财贸口划归农口管理,定位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发展方向;同时赋予了供销合作社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和农业现代物流业的新任务。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双流县供销合作社完成了社员股金的清理整顿及兑付,完成了全系统40个企业的改制,很快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与此同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大力推进供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了多元化投资主体,搭建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平台,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优势作用。
二、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在市场化改革中求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农村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流通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双流县供销合作社结合实际,顺应发展规律,进一步统筹整合基层资源,完善县和基层供销服务网络体系,为推进现代农业物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流县被列为全市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试点县。原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声涛对双流的全新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一是科学规划布局供销网络体系。根据丘区、坝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全面覆盖、各有侧重、大小龙头相辅相成原则,规划布局了基层网络体系。目前,已高标准、高质量建成189个农资放心店(6个“五星级”、10个“四星级”和173个“三星级”以下农资放心店),其中供销合作社直营店有124个,占建店总数的66.3%,其他加盟店有63个,基层网点配送比例稳步提升。二是统筹推进县基资产一体化。在认真研究分析原有的基层社建制设置和原社员代表大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精细测算,进行了拆社建店、归并整合、以强带弱、以弱促强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建设模式。科学制定了五年战略实施计划,率先在全市对基层供销合作社进行了中心社的调整设置,将原有的32个基层社、9个直属公司,整合为10个中心社和3个直属公司,实行区域化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三是完善供销网络的管理机制。针对联社的性质和特点,成立联合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全面实施基层社资产、财务、人员的统筹管理,全面实施“社企分开”、“一县一社”和“县基资产一体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四是搭建现代农业物流新平台。兴建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农贸交易市场2个,形成引导农民种、帮助农民卖的发展格局。初步完成县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和农资物流中心规划工作。制定了《双流县供销合作社投资促进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物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三、增强功能、延伸服务,在创新中求发展。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建立健全适应需要的物流体系,通过增强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整体效益。一是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双流县创新建设与服务模式,提高农资放心店管理与服务水平,推进了农资产、供、储一体化,保障了农资供应。创新“1+4+10全覆盖”(即1个牵头企业+4个配送中心+10个中心社)的农资放心店发展模式,依托双流县四通八达的交通,建立了确保农资放心店商品质量和价格稳定的长效机制,形成覆盖全县的农资商品供应网络,稳步提升农资配送比例,起到了成都市农资放心店建设样板县的示范推广作用。坚持“直营为主、加盟为辅、大小龙头相互配合、商品配送份额稳步提升”的发展新路,普遍开展“两放心”(让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三到户”(质量承诺到户、科技服务到户、商品配送到户)和“三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活动,率先在大林镇石庙村创办了全市第一个农资放心店电子化服务点。依托社属企业成都市星供复合化肥有限公司,组织生产销售近20个品种的“星供”专用化肥4500吨,有针对性地供应到农户。特别是抗震救灾期间,组织300吨储备尿素,以低于全县尿素限价50元的惠民价格,统一按1900元/吨供应到户。二是通过服务内容拓展,健全服务功能。针对农产品流通的需要,双流县供销合作社及时调整业务工作范围,拓展服务内容,健全现代农业物流服务功能。牵头组建东山果业协会,利用为国航西南公司代办空运的优势,重点做好航空代办运输、信息反馈、运价协调、市场调查和短途运输等五项服务,成功搭建了双流果品面向成都、走向全国的销售平台。2007年东山果业协会被评为全国服务果业先进单位,被评为全省“百强专业合作社”。在信息服务方面,及时全面调查、收集、评估、分析农产品产销量信息,及时沟通双流机场收集反馈销售信息,确保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在调运服务方面,成立了短运车队,降低运费0.10元/公斤,办理机场专用通道通行证(每年为营销户节约20多万元),确保营销户享受最低廉价格运输服务。在对接服务方面,在成都青石桥设立果品经营部,加强与家乐福、伊藤洋华堂等大型超市的对接,扩大与省外市场的合作,积极开展水果收购和配送,水果经营部年销售各种水果1200多万元。今年1-6月已组织外销各种水果4300吨,销售金额14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通过服务制度规范,确保服务质量。严把农资商品进货关,购进农资商品做到“三证”齐全。严把商品质量关,主动接受有关部门、媒体和消费者监督,自觉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开展自查自纠,严禁销售过期失效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资商品;积极配合工商等部门,开展农资商品专项整治,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落实机构和人员,在建店、销售、商品配送、日常经营等环节都有专人进行监督管理,做到责任目标落实、政策措施落实、制度落实和纪律要求落实。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