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无论是对于宏观经济形势,还是作为微观的大豆市场,均是值得记录的一年。比较2004年的反转行情,2008年大豆市场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再次完成牛熊转换。屡创高点的大豆价格让投资者充分体验了超级牛市的饕餮盛宴,而自历史高点瀑布式的下跌行情,也令投资者充分领略了市场的变化万端。经济形势的风向急转,影响着美元及大宗商品走势,同时,国际贸易量的下降导致国际海运费暴跌,进一步降低了进口成本,对国内大豆走势产生压力。在这一年里,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国家不断调整宏观调控措施,对于农产品市场的调控方向也在打压到支撑的两极之间转换。
2008年大豆市场走势波澜壮阔,从加速上涨到持续暴跌,连续涨停及连续跌停的极端行情纷纷登场,除了大豆自身的炒作题材之外,宏观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2008年大豆市场走势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1月~2月延续2007年的牛市行情;3月出现大幅回调,主要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及美国农业部大幅上调大豆种植面积;3月末至7月初大豆价格恢复上涨,美国次贷危机的利空因素逐渐淡化,在不断走高的原油价格、亚洲地区强劲的进口需求、北美大豆产区的不利天气以及阿根廷罢工事件造成的供给担忧等因素的推动下,大豆价格创历史高点;7月份第二周开始,大豆市场自高点快速下跌,主要是由于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原油价格暴跌,基金大举平仓,在多重利空打压下大豆市场完成牛熊转换。
2008年终结了始于2006年的大豆市场牛市行情,展望2009年,市场行情仍难以乐观。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商品市场走势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虽然各国不断加大救市力度,然而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步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预计明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才能好转。在经济衰退的宏观背景下,大豆市场难有良好表现。另外,经济衰退令原油需求放缓,虽然OPEC加大减产幅度,但油价仍处于下行趋势之中,预计明年原油市场价格仍将在低位运行,这也将限制大豆市场走势。同时,美元仍处于80关口上方,而美国已无降息空间,美元继续下探动能不足。如果美元持续高位运行,不能为商品价格上涨提供支撑。
宏观经济及周边市场未能对大豆走势产生利好,大豆市场自身供需格局也缺乏有利消息。一方面,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并且玉米种植成本较高,大豆种植效益高于玉米,预计明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市场供给也将上升。据分析机构Informa预估,2009年美国大豆面积为8146万英亩,较2008年的7588万英亩上升7.35%。国内大豆播种面积明年也可能继续增加。今年下半年以来,大豆、玉米价格均大幅下挫,但国家出台托市收购政策,大豆收购价格为3700元/吨,玉米在黑龙江省的收购价格为1500元/吨,大豆玉米比价约为2.5∶1。从比价关系来看,国内大豆种植效益仍高于玉米,因此明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仍有增加趋势。另一方面,大豆市场食品需求相对刚性,但工业需求受经济影响较大。大豆的主要食用用途为植物油需求。自1990年以来,大豆压榨数量逐渐上升,可以反映出食用需求的增加。近年来生物能源的出现开拓了大豆新的工业用途,能源需求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也导致大豆工业需求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经济衰退导致原油需求下滑,进而影响大豆工业需求,对价格走势不利。
为稳定市场价格,从调整大豆进出口关税到增加国家储备,今年以来国家多措并举调控市场。然而,因为国内大豆市场进口依存度高达70%,国内政策的调整不会改变世界大豆供需格局,也无法阻断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尽管如此,随着国家调控力度的加强,我们在分析大豆市场走势时也必须关注“中国因素”。一方面,由于国家加大国产大豆收储力度,国内市场对于价格低廉的进口大豆需求增加,刺激美国大豆出口需求,对CBOT大豆市场走势产生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对大豆市场加大调控力度,会限制价格波动幅度,同时导致国内外大豆走势出现一定的分化。因此,在经济形势悲观以及市场供需形势趋于宽松的情况下,预计明年大豆市场走势仍难看好,价格将在成本线附近振荡。其中,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将以800美分/蒲式耳为中轴上下波动,而国内市场将以3000元/吨为中轴上下波动。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