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过多过滥使用农药化肥导致马蜂变异成“杀手”

作者:杜金存 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23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不久前,江西省吉水县消防大队捣毁一个蜂巢的消息让许多群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此事令人关注的原因在于,此前,一村民被该蜂巢里的马蜂蜇死,人们谈之色变。连日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揭开了“吉水蜂”为何杀人的秘密:长期以来,人们过多过滥使用农药化肥,致使马蜂毒性加强。

  杀人蜂的疯狂

  “救人啊!快去叫医生救人!”一声声呼救声打破了吉水县盘古镇坛山园村的平静。村民罗一民背着老伴从山上下来,朝村民呼喊着。他的老伴全身红肿,呼吸困难。村医立刻赶到他家,但3个小时后,罗一民妻子停止了呼吸。

  事件的原委是,当天下午,罗一民和老伴像往常一样到山上砍柴。“噼啪”,老伴不小心踩到了一个蜂巢。霎时,一股“黑风”朝她铺天盖地地扑来,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头部和身体传来剧痛。她挥动着双臂,扑倒在地,不停地打滚,希望借此甩开蜂群,冲出重重包围。但是,蜂群挥之不去,紧追不舍。

  匆忙中,罗一民折下了一截树枝,直奔妻子旁边,拼命地向蜂群扇去,最终他俩冲出了蜂群的包围圈,但老伴已经被蜇得奄奄一息。

  罗一民儿子罗流仔对记者说:“我妈妈当时全身又红又肿,毒刺从身上拔出还能带出肉来。”

  这是一种红黑相间的杀人蜂,体长约5厘米左右,毒刺约1厘米长。坛山园村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这种蜂一直很毒,许多村民被蜇后要去医院打两三天的点滴,因此村民称这种蜂为“杀虎蜂”,即被3只这样的马蜂蜇了,相当于被老虎咬到了。现在,“杀虎蜂”又多了一个新的名字——“杀人蜂”。

  铲除杀人蜂巢穴

  罗一民老伴的遭遇让坛山园村村民无比震惊。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山村的人们,对于这种蜂已经司空见惯,以往也曾经有人被蜇过,但从来没有人被蜇死过。一时间,整个村子人人自危。村民们每一次上山都战战兢兢,唯恐自己稍有不慎,碰触到了杀人蜂,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吉水县消防大队接到坛山园村村民的报警后迅速出动,派出5名官兵前往现场。

  何善荣是消防中队的指导员,也是当时除蜂行动的指挥员。“以前从没听过有杀人蜂这东西,事态比较严重,大队领导都很重视。”为保证安全,何善荣和一位带路的村民前往山上探明蜂巢位置,其余官兵在山下留守。半个小时后,经村民确认,何善荣确定了蜂巢位置,随即命令其他官兵迅速上山。经商量,何善荣决定用农药调配杀虫剂消灭杀人蜂。

  考虑到杀人蜂的凶猛,村民和其他3名官兵留在山下,两名官兵迅速穿戴好防化服,戴好防毒面罩,前往山上消灭毒蜂。“防化服是全封闭的,可以保证杀人蜂无法蜇伤官兵,眼睛部位有一个透明的塑料片,不影响视觉效果。”

  为防止杀人蜂有“漏网之鱼”,两名官兵在不惊动杀人蜂的情况下用塑料袋封堵洞口,然后用杀虫剂对准洞口喷洒,10分钟后,杀人蜂基本被消灭。为杜绝后患,两名官兵随后挖掘洞口,端出蜂窝,连根拔除。“我们挖出的蜂巢有一个脸盆那么大,直径约30厘米,有15厘米那么厚。”

  危机解除了,坛山园村又回到了往日的宁静,但是以后会不会有杀人蜂的出现?这一点谁也无法预知。

  马蜂为何会杀人?

  “杀人蜂就是山上的马蜂,但是没想到它毒性这么强。”村支书告诉记者:“原来被马蜂蜇到,手上长个包,擦点药就没事了,现在的蜂比以前的毒性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杀人蜂现在能致人命呢?

  记者采访了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曾光将教授。“马蜂学名胡蜂,是一种食肉动物,以捕食害虫和其他一些蜜蜂为生,”曾教授介绍说,“它们相当于昆虫界的老虎、豹子,是一种很凶猛的昆虫。马蜂的变异能力很强,如果人类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自然界昆虫的抗性增加,而马蜂主要是吃虫的,虫体内的毒素增强了,马蜂的毒素自然也会增强。”具体而言,过去,一个健康的人如果同时被100只以上的马蜂蜇到的话,就可以致命,现在可能只要50只就能置人于死地了。

  曾教授说,马蜂体内有致命的淡黄色毒液,可令人在24小时内死亡。人一旦被刺到,马蜂尾部的尖刺传导毒液,并迅速地注入人的体内。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如果受到数十只马蜂蜇刺,马蜂的毒液将会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心血管功能紊乱等症状,严重的会死于呼吸中枢麻痹。而且,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彻底解毒的特效药物。“人一旦被3只至5只以上的马蜂蜇到,应该立即到医院治疗,医生会根据中毒情况进行解毒。”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马蜂在蜇伤猎物后,会在猎物身上留下一种特殊的激素,其余的马蜂会根据这种气味进行追击,直至将猎物杀死。“如果被马蜂蜇到了,千万不能乱跑,因为这会加快激素在空气中的流动,吸引更多的马蜂前来。如果想要摆脱马蜂的追击,可以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保护好自己的头颈部。”

  曾教授告诉记者,马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是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马蜂的生存,环境的破坏使得马蜂的性情变得暴烈,导致它们的行动更加激烈,最终成为了“杀人蜂”。杀人蜂的疯狂无异是环境对人们敲响的警钟。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