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在省政府办公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陪同下,深入省供销合作社检查指导工作。刘满仓在听取省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焦锦淼代表党组、理监事会所作的工作汇报后,对省供销合作社2008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2009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刘满仓指出,听了锦淼同志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情况的介绍,很受启发,很受振奋,很受鼓舞。加上平时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及方方面面渠道了解到的情况,总体感到,供销合作社2008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变化很大,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经济效益有了新提升。2008年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购销总额1330亿元,同比增长近30%;实现利税9亿多元,同比增长近50%。在全国总社的综合业绩考核中,位居全国30多个省级供销合作社的第3位,处于领先水平,成绩喜人,值得庆贺。
二是为农服务取得了新成效。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围绕全省粮食安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农资供应服务、应对当前多年未遇的抗旱浇麦保丰收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对外开放迈出了新步伐。省供销合作社与全国总社中农集团、新合作集团开展了战略合作,与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等国外大的战略投资者进行了洽谈,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向,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深化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一方面,着力抓了县级供销合作社改革,召开了专题会议,出台了专门文件,加强了工作指导,提出了改革的重点和措施。另一方面,社有企业改革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组建企业集团工作进展顺利。
五是项目建设跨上了新台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供销合作社抓住国家新一轮投资和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争取项目这一机遇,争取到“新网工程”、化肥储备等一批重要项目,化解了不少历史债务包袱,项目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六是盘活社有资产实现了新突破。在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促进自身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省社机关17号楼已经开工建设,郑州贸易中心栈等直属单位的洽谈合作、资产开发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社有资产是供销合作社的一大财富,资产盘活了,就会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七是队伍建设有了新加强。去年3月份,省委调锦淼同志到供销合作社主持全面工作;5月份,少辉同志又到供销合作社来,这是省委对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的加强,也体现了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视。两位同志在多个领导岗位上工作过,领导经验、工作阅历都比较丰富,能力很强,一年来的工作有创新、有发展,成绩十分明显。供销合作社的班子也很团结、很务实,是一个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强的班子。
刘满仓指出,2009年工作的安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切合实际,体现了积极、创新、务实的要求,希望认真实施,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一要针对当前的形势与今后发展态势,结合供销合作社实际,增强机遇意识。当前,供销合作社面临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可以说,供销合作社的春天已经到来。一是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特别重视的机遇。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传统意义和主要业务来讲,归在大农业。中央对“三农”工作特别重视,去年召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年又出台了第六个中央一号文件。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力度在加大,扶持在加大,覆盖面在扩大,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二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的机遇。农村市场的潜力很大,提高农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供销合作社大有文章可做。三是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机遇。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全省农村人口6500万,占全国农业总人口的9%以上,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做好供销合作社工作是一个有利条件。四是河南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河南处于中部地区,又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对全省供销合作社开拓市场、发展物流、加强与外地的联系非常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五是供销合作社近年来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发展,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在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这个问题上,有了比较好的工作基础。同时,供销合作社从省里到村镇都有网点、有资产,体系很完善,再加上广大干部职工拼搏奋斗、开拓创新,供销合作社大有前途、大有希望。
二要服务“三农”,搞活农村流通。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承担的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保障农资供应与服务,满足各种农资商品的需要,适应各个农时季节的需要。在稳定农资价格上,要开动脑筋,发挥重要作用。供销合作社有责任、有义务和条件为稳定农资价格、增加粮食产量、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做出贡献。要保证农资商品的品质和质量。这要作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严防假冒伪劣、质次价高、短斤少两、坑农害农等没良心的事情发生。一旦发现坑农害农事件,要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农时季节性很强,要坚持服务上门,为农民提供方便。同时,要围绕农业发展、季节需要和管理需要,从种植、收获、运输等方面拓展服务领域。要送货到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节约农民的生产时间。搞活农村流通是一篇大文章。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潜力很大,不仅是农资,包括日用消费品等方方面面,供销合作社有传统、有优势。要把“新网工程”作为载体和平台,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的发展。“新网工程”是一个朝阳产业,在体制、经营、管理、服务上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要在网点薄利多销的基础上,让农民得实惠、得方便。要扩大网络的覆盖面,培育先进典型,真正使“新网工程”成为惠农富民工程。
三要争取项目。今年农业上是一个项目年,要在争取国家项目上取得大的进展,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化肥储备、棉花储备要争取国家支持。特别是化肥储备,要利用河南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产粮大省、交通枢纽的优势,建成全国重要的、有影响的区域性储备中心,带动辐射周边化肥市场。关于省级化肥储备,省政府是很支持的,但需要有一个过程,省政府还要专门研究。要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吸收民间资本,鼓励、支持商业储备。二是食用油储备也要争取国家支持。战略储备是国家的一个政策,对地方的发展作用很大。储备搞好了,辐射带动力增强了,就会吸引周边的商户来交易,也会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吃透国家的政策,了解国家政策、项目、资金、试点等方面的信息,综合性地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全省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全省经济的发展。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取得理解和支持。
四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对于供销合作社来讲尤为重要、尤为紧迫。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动脑筋,拓宽思路,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消除不适应发展的落后观念,把国内有利于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思路、理念、管理经验引进、借鉴过来,做大做强供销合作事业。二是要把国家政策用好用活,只要是国家允许供销合作社经营的领域,都可以去经营。三是要吸收国外合作经济组织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经验、体制,本着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把先进的理念融入到供销合作事业中去。四是要着力在组建、扶持和培育大型供销企业集团、推进战略重组上迈出新步伐。目前,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制定好方案,排除各种阻力,克服一切困难,认真研究。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大胆去搞,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一抓到底,争取今年有大的突破。五是要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海内外资本、民间资本等,壮大供销合作事业实力。要以商贸物流为主,向实业拓展延伸。供销合作社招商引资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今年要选择几个大的战略投资者,瞄准大的投资商,紧盯不放,争取合作成功。门槛不要定得太高,能优惠的优惠,该让利的让利。搞经济要学会算账,不要算小账、眼前账,要算大账、长远账、发展账,让小利,赚大利、赚长远的利,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六要继续推进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改革,真改、改到位,通过改革增强活力,增强生命力。七是要继续立足于盘活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现有资产,把资产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效益优势。在资产开发上供销合作社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要把现有的土地、房产盘活,使其能够增值、变活、创收。郑州贸易中心栈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位置很优,要尽快进行开发。县乡也都有不少的土地,而且地理位置好,要开发好、利用好。
五要抓好抗旱。抗旱保苗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落实好温家宝总理来河南视察时的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抗旱工作的总体要求,一方面确保农资供应,为抗旱农资准备和保苗农资供应、夺取粮食丰收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抓好联系点,经常下去督导检查,指导工作。
六要加强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好系统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同时,作为一个有40多万干部职工的老队伍、大系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保持和发扬团结和谐的好传统,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劲往一处使,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出生产力,团结能促发展。要坚定信心,实干苦干,热爱供销、钻研供销、专心供销。工作要有热情、有激情,无论是在追求服务“三农”的社会效益上,还是在追求盈利的经济效益上,都要下功夫、花气力,扑下身子干。要注重创新,培养创新型的队伍、创新型的思路,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推动工作的开展。要确定一个宏伟的、经过艰苦努力能够跳起来摘桃子的目标,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实现一个大的发展。要确定好今年的经营目标、利润目标,统筹考虑,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真正办几件标志性的、能够影响全局的大事。不求在所有方面,但在关键问题上,比如项目建设、“新网工程”、企业集团等牵一发动全身的节点问题上要打造出河南新的亮点,在全国要叫得响。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