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根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简介

汪根发,男,1963年10月5日出生于安徽池州;

1982年池州杏花村中学 高中毕业;
1986年池州电大结业;
1988年任池州市贵宝商贸公司总经理,公司主要从事茶叶经营;
1990年任中国文联睦信茶庄经理,并从事茶文化研究和策划研究;
1994年创办信裕泰商贸有限公司,并成功实施了黄山贡菊策划案;
1995年创办了北京合德利策划有限公司。专著《策划学》、《零售策划学》、《营销策划实务》;
2000年创办了中国首家茶叶高科技企业(北京联升伟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并创建了中国最大的茶叶网(中国茶叶在线);
2001年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生;
2002年至今,专职从事茶文化研究、中国茶叶行业经营策划研究及茶叶培训。学术论文达200余篇,在茶叶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其间获得高级茶艺师、茶艺讲师、国家级茶艺师专评员、评茶师等职业证书以及北京大学农协茶文化首席顾问;
2008年创办北京国茶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茶文化、茶行业策划工作,并逐渐将中国茶文化向世界传播。
 

业绩

茶文化类:

    一、1990年起,涉及中国茶文化研究,论文有《茶艺学初探》、《艺经茶艺篇》、《茶学基础知识》、《茶艺师的综合素质》、《茶艺师实操技能》、《茶席设计内涵》、《茶艺师与茶馆的经济管理》、《中国茶艺馆的经营方向》等,其论文在在茶叶界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二、《太平盛世茶艺》、《黄山毛峰的故事》等文章曾于2004年走进北大校园及其它重大场合演讲,并获得好评。

    三、1999年起,率先在“京城茶叶第一街”开展茶文化培训,培训的学员达1200多人,对马连道茶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2003年应北京大学之邀到北京大学专题演讲“中华茶文化”获得好评,并在北大业余培训80多位茶文化爱好者,曾被“北京大学农业产业化协会”聘请为首席茶文化顾问。

    五、2003年非典前期,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中国名优绿茶抗非典”论文在《茶周刊》发表,后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改变中国北方品饮花茶向绿茶的过渡;对中国绿茶健康保健文化的推广与普及起到重要的作用。

    六、2005年论文《茶道定义》、《茶道之德》在茶文化界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七、经过多年的研究,2006年独家推出了“艺术泡茶法”,将中国茶艺水平推到了国际前端,其中“无茶泡茶”在国际茶界引起强烈反响,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美国多家茶文化机构前来交流,他们深深地被博大精深的中国茶道所折服。三年来,培训国外学员300多人。对二十一世纪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起到重大作用。

    八、2008年推出茶文化界重大论文《茶道》。对各家见解概括、梳理、总结、创新、提升,使人耳目一新,在国际茶界引起重大反响。

茶叶行业策划类:

    一、1995徽州白菊花是年仅20万斤的山野花,价格每斤仅2元,一个灵感变成一个策划,能否将这美丽的小花变成高档茶饮,于是收购全部徽白菊进行文化开发、产品开发、包装开发、价格提升批发价每斤65元,零售价每斤120元。三个月内,京城3000多家茶庄、一百多家商场顿时出现新饮品(美丽的金黄的黄山贡菊)。四个月后,北京出现抢购狂潮,一夜之间,金黄的黄山贡菊开遍了整个京城。1996年黄山贡菊达到了200万斤。1997至2009年平均每年达到1000万斤;价格也从1995年的每斤2元到现在每斤35元的收购价;产值从40多万达到3.5亿。花农富了,花农说山路不通,要通我们也买“宝马”。这个中国茶界的成功策划引发了非茶之茶的新行业;接着又策划了 “天山雪梅”、“玫瑰花”、“金莲花”、“金银花”、“桃花”等等;这个策划引发了茶叶价值的反思,而后,参与龙井、铁观音、普洱茶的价值策划。对全面提升中国茶叶文化附加值起到了领导作用;这个策划就是汪根发先生发起并实施的。

    二、1997年的一个偶然机会,在成功策划黄山贡菊的实践中,汪根发先生深悟中国茶叶文化的附加值,率先提出茶叶的价格应为艺术价格+商品价格+保健价格,且艺术是无价的,故茶叶价格应全面开放。当时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并于1997年多次向国家物价局提交《中国茶叶价格改革方案》。

    三、1997年,在北京嘉德拍卖行参与实施了“中国首届茶叶拍卖会”,用行动为中国茶叶价格放开而努力。

    四、1999年十月,中国茶叶价格全面开放。当时报道的图片就选用了汪根发先生创办的信裕泰茶庄。

    五、1999年后,汪根发先生参与了多种国内名茶的品牌策划,在茶叶行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六、1999年参与了“京城茶叶第一街”的组建策划,并起到了重要作用,曾任京城茶叶第一街同业会秘书长。

    七、自发表《茶叶零售诊断与策划》长篇论文以来,在茶叶零售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八、《中国茶叶产值究竟有多大》获得国际华人论文金奖。

    九、《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茶叶》、《中国茶叶产业树》等几十篇经典论文在业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十、从2000年以来,北京八大处园林茶文化节的策划已成为中国茶文化节的精品案例。汪先生还参与了几十起大型茶文化节活动的策划。

    十一、《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安徽茶产业发展报告》、《湖南黑茶发展报告》、《中国西部茶产业发展报告》计100余万字,得到了各级有关政府的高度好评。

    十二、创建中国茶叶在线网,义务宣传中国茶文化。此网已成为国际茶文化第一大网站,为中国茶文化走向国际起到重要的作用。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