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继凡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方继凡同志,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为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他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干劲,从一个茶农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从一个普通农民发展成为拥有两千万多元固定资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太平猴魁茶产业上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致富创业之路。

  一、穷则思变,探索自主创业之路

  方继凡同志祖居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太平猴魁”原产地的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猴村村民组。出生在深山里的方继凡,1982年高中毕业后,很幸运地到部队服役而走出了深山,从一个普通的茶农变成了军人。驻军在东海上,当的是技术兵,搞汽车修理。4年的军旅生活,训练出他灵活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辽阔的海洋更使他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986年他从部队退伍回乡,在黄山区汽车运输公司做汽车修理工作。部队的历练和日复一日的汽车修理差事,使他不安心一辈子就当一名汽车修理工,躁动的市场和单位的不景气,更使他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两年后,他和他几位有共同理想的战友一样,决心自己干出一番事业。这之后,他曾先后办过家禽养殖场、做过一阵子水果生意、与人合伙办过一家“兴农技术服务部”,还曾卖过鱼。前三次创业,因不懂技术,不会经营而告失败。其中还曾为躲债而流落外地。从开始卖鱼起,算是尝到挣钱的滋味了。挣了点钱后,他便开起了一家渔具店,如果仅仅只想过过舒坦的生活,他也就可以知足了。但他是想做点大事的人。在卖渔具的同时,他也在店中摆点自家人生产的太平猴魁茶叶出售。开小店稍有盈利后,他带着猴魁茶叶样品,开始往大都市跑市场,广州、北京、太原等大都市跑了一圈,基本都是碰了一鼻子灰。对外地人而言,太平猴魁茶像是普通的“树叶子”,没有市场。“养在深山人不识”,就是当年猴魁茶的真实写照。那两年,他不得不把用高价买来的新上市好茶贱卖出去。最惨的一次是他二百元一斤买来的十元钱一斤卖出,他心痛自己的钱,更心痛的则是这么好的茶叶为什么就没有市场呢?

  方继凡从小熟知太平猴魁茶的品质,他知道总会有一天,市场和茶客会认识和爱上太平猴魁茶的,他不甘心,他在寻找和等待机会。

  二、创新思维,做茶行业的创业先锋

  1992年,方继凡注册成立了新明猴村茶场,开始了他的种茶制茶卖茶的创业之路。此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也开始逐步流行,对高档绿色的茶叶需求不断提升,茶叶市场也逐步走向开放。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这时,方继凡遇上了我国著名的茶叶专家,安徽农业大学的王镇恒教授。在王教授的指点下,渔具店变成了太平猴魁专卖店。同时,在王教授的启发下,他不惜花费重金从别人手中把已将自己家乡猴坑地名注册为商标的“猴坑”商标赎买回来。经过一番努力,2001年方继凡成为“猴坑”牌太平猴魁商标的合法拥有者。从这时起,他走上了真正的创业致富之路。

  为了向市场推介太平猴魁,他开始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宣传战。2001年参加“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荣获“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02年荣获芜湖茶博会金奖,并以每500克7万元价格拍卖成功。在这次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上,他举办了一场万人免费品茶活动,拿出200斤优质猴魁供人品偿,一时名声大噪,这种像“树叶子”的茶叶,一下子就迷住了众多对太平猴魁茶不了解的各方茶客。

  其后,方继凡不断开拓创新思路,大做特做“猴魁”牌文章,各种荣誉不断地落到“猴坑”牌太平猴魁和商标拥有者方继凡的身上。2003、2004年获全省唯一茶叶品牌“3.15”万人问卷调查消费者满意品牌;2003年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为“质量放心、重点保护品牌”;在2004年的芜湖中国国际茶博会上,还荣获了大会最高荣誉“茶王”称号,并以每50克6.1万元的高价拍卖成功。2009年5月,在中国济南第五届国际茶博览会上,100克太平猴魁以20万元高价又一次成功拍卖。

  与此同时,“猴坑”牌商标从2004年起,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黄山市著名商标”、“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等称号。2005年9月,在获得“安徽名牌产品”“安徽省名牌农产品”殊荣后,又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同年11月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叶茶协推荐品牌”,同年12月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2006年注册成立了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2007年“猴坑”牌太平猴魁获全省十佳旅游商品奖等等。更值得庆幸的是,2007年3月,“猴坑”牌太平猴魁被选为“国礼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随着创业的成功,方继凡个人和公司的各项荣誉接踵而至:2004年4月,方继凡被中共黄山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农村致富带头人”,同年6月,被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省农委授予“全省农村优秀人才”,2005年6月,荣获“安徽省茶产业明星企业家”,2005年8月,被授予“第四届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2006年9月,被授予“黄山市劳动模范”,同年10月被《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6全面小康与新农村建设论坛推选为“中国十大农村带头人物”;2007年,获全省“农村创业十大标兵”、黄山市首届城乡劳动力“创业之星”和“安徽省茶产业十大杰出企业家”, 2008年获中国茶行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公司被授予省供销社系统龙头企业、黄山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质量先进单位、市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科技富民强县(区)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单位,2006年和2008年公司两度被评为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为了太平猴魁茶产业的发展,为了开拓太平猴魁的销售市场,方继凡几年来不惜投资重金,进行太平猴魁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活动,每年在宣传广告上的投资都达百万元。在他的奋力拼搏、不懈努力下,猴坑茶业有限公司经营业绩在短短的数年中是一年一个飞跃,一步一个新台阶,从创业初期2002年的几十万元的销售额发展到2008年的3600多万元。公司现在公司拥有茶园1200余亩,基地4座,公司拥有固定职工80多人,茶季时员工达200余人,吸纳10多名企业下岗人员、院校毕业生就业;公司每年缴纳税收已达40多万元,在黄山区茶行业企业中始终名列前茅。

  2005年猴坑公司被确定为黄山区太平猴魁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承担者,公司投资600多万元,于2008年10月建成了太平猴魁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为推广太平猴魁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加工技术,促进太平猴魁茶产业升级,2009年,公司又决定投资3000万元在安徽黄山工业园区建设太平猴魁标准化茶产业园。目前已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标准化厂房、包装大楼和综合楼等设施。今年5月,又一次以50.2万元高价成功竞标太平猴魁基地承包经营权。

  三、身先士卒,做茶农致富的领头人

  作为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在自己致富的的同时,始终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他认真研读党的富民政策,关心时政,积极带动广大茶致富。也正如《小康》生活杂志在报道他时所说的“心系猴魁、带农致富”和《徽商》杂志报道的“猴魁新茶王、敢为天下后”那样,日夜为茶农致富而操劳。

  为了茶农致富,他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后,大刀阔斧的开展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方式方法,带动茶农致富。一是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带动农民致富;二是无偿向茶农提供茶叶制作改良工艺;三是走定单农业的路子,指导农民实施有机化生产管理;据统计,订单农户已达600多户,涉及数千茶农。四是在确保猴魁茶质量的前提下,着力解决茶农“卖茶难”的问题。如今,太平猴魁的身价,已从2001年的几十元一斤,到如今的均价已达300余元一斤。核心产区猴坑的太平猴魁均价已达1500多元一斤,还供不应求。核心区茶农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全村茶农人均年收入超1万元。三合村被评为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标村。近年来,公司茶园基地所辐射的周边其他乡镇茶农,也在"猴坑"品牌的带动下,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茶农收入逐年提高,人均增收超1000元。

    在他的带领下,三合村本着“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的宗旨,依托本村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和太平猴魁这一品牌优势,大力抓好以太平猴魁茶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成立了村茶叶协会、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双坑茶叶专业合作社。2008年,三合村作为安徽省唯一的茶叶专业村参加了由国家农业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日本NPO法人大分“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主办,江苏溧阳市政府承办的2008“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进一步宣传推介了太平猴魁,提升了太平猴魁的品牌形象。2008年,三合村被评为安徽省“一村一品”专业村。

  现在,身为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太平猴魁专业村—-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方继凡同志,正带领着猴坑公司的全体员工和三合村的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发展茶叶经济、造福广大茶农、弘扬猴魁茶文化”为目标,以推动太平猴魁产业化升级,提升太平猴魁品牌价值为己任,全身心地战斗在茶产业发展的第一线。目前,在黄山工业园区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太平猴魁茶产业园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之中,他同时又在为发展黄山毛峰茶产业而忙碌着,以期改变太平猴魁热、黄山毛峰冷的局面,推动黄山区两大历史名茶同步发展,带动黄山毛峰产区茶农致富。为此,他又在黄山区乌石乡投资500多万元,建设黄山毛峰基地。他的目标是把猴坑公司发展成为销售额上亿元,利税突破千万元的企业,把“猴坑”牌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带动黄山区茶产业发展,带领更多茶农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