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个人简历

        杨天炯,四川省会东县人,高级农艺师,1960年考入西南农学院就读茶叶专科,1962年毕业分配到名山县工作。

  参加工作40多年,曾任四川省名山县蒙山茶场技术员,名山县茶厂副厂长、农艺师、高级农艺师,雅安市科技人才。四川省茶叶学会理事,四川省茶业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雅安市茶叶学会副理事长,雅安市茶业协会副会长,名山县茶叶学会、茶业协会、茶业商会三会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会员。

主要贡献

  40多年来,杨天炯在名山茶业事业生涯中竭诚奉献,在茶树栽培、良种开发、茶叶加工、标准制定、茶叶科研、品牌打造等方面竭尽全力,抓住机遇、申报项目、编撰论著。由于工作尽心尽职,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肯定、有关单位的信任和支持。获国家科委及省、市、县科研成果奖20项。主编《蒙山茶事通览》,撰写论文100多篇。

  1. 茶树栽培  规范种植
  杨天炯同志,1988年在建设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中,对茶园种植方式和密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大行距150cm±15cm,小行距35cm±15cm,实行双行单株错株条植、株距16cm±4cm,每亩种植5000株至6000株。1998年以杨天炯为主要起草人制定《蒙山茶综合标准》将以上种植方式写入了标准中,在全县应用。2001年制定《蒙山茶》国家标准时,他又将以上规定的种植方式列入标准中,从2002年至2008年底,按《蒙山茶》标准规范种植的茶园有20多万亩。

  2. 茶树良种  开发利用
  名山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发展茶树良种,茶界人士非常关注。1986年初杨天炯同志代为名山县政府起草的《名山县关于建立千亩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的请示报告》由雅安地区计委、农业局转报省计委、省农牧厅又转报国家农牧渔业部。1986年10月由农牧渔业部农业局、四川省农牧厅、雅安地区农业局、名山县人民政府三方四家在北京签订《四川省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协议书》。
  1989年名山县人民政府以名山[1989]2号文《关于建立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的通知》,同意建立“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 ”杨天炯同志兼任场长。
  1987年10月开始拨款,至1990年7月底止,共投资168万元,在近三年时间的建设,所建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
  “良种场”的建设投产带动了名山县茶农发展茶树良种与茶园建设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至2008年的18年间,名山县发展良种茶园20多万亩,用茶苗13亿株,调给省内与外省无性系良种茶苗约50亿株。2004年名山县茶树良种场被列为“四川省万亩观光茶园”。

  3. 茶叶加工,承前启后
  名山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产品种类繁多,但未查到蒙顶石花、蒙顶黄芽、蒙顶甘露工艺技术的记载。
  1963年至1965年杨天炯技术员在蒙山茶场与工人一道,系统地研究总结出蒙顶黄芽(属黄茶类)、蒙顶石花、蒙顶甘露(属绿茶类)三种名茶工艺技术,先后被载入全国高等院校《制茶学》、《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国名茶志》与有关书刊、杂志上刊出。
  1965年杨天炯同志与工人一道首次生产炒青精制成品茶, 1967年利用绿茶精制后的辅料与五、六级毛茶原料,制成蒙顶沱茶,1968年由南边做砖茶发展为生产康砖茶和金尖茶,将茶园所生产的原料加工成蒙山茶的系列产品。

  4. 茶叶标准  国内先进
  杨天炯1983年首次制定了《三级茉莉花茶》企业标准,1984年作为主要起草人制定了雅安地区《茉莉花茶》地方标准, 1986年协助四川省标准计量管理局制定四川省《茉莉花茶》地方标准。随后又制定了《四川省名茶:蒙顶石花、蒙顶黄芽、蒙山春露》、《四川名茶指标检验方法》、《茉莉花茶工艺技术》等。
        为实施《名山县茶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998年制定《蒙山茶综合标准》。2001年11月14日以杨天炯为主要起草人起草的《蒙山茶》国家标准送审,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蒙山茶》国家标准符合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全票通过审定,将“蒙山茶”系统完整地展现给世人。2006年3月至2007年4月杨天炯主持制定了《蒙山茶》实物标准样品(试行样品)31支,至此完成了对“蒙山茶”地域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

  5. 茶叶科研  成果推广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杨天炯同志在茶叶工作生涯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先后获得科研成果20项,其中获国家级成果奖证书1项,省级4项,市厅级9项,县级6项。
  1982年“蒙山春露”名优茶研制成功,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新产品奖 。1986年至1988年杨天炯承担四川省科委批准的《蒙山名茶制作工艺技术开发》“星火计划”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名茶采摘技术推广到全县农村,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发展茶园的积极性。1989年又承担省科委星火办“星火计划“《推广蒙山茶制作新工艺,提高名茶质量、产量》项目。在项目执行中大力举办名茶采摘技术培训班,推广《蒙山春露工艺技术》,推广机制名茶科研成果,使蒙山名茶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带动了雅安地区的名茶生产。该项目的全面完成,获得 “雅安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上两次“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将采制名优茶技术普及到全县为后来生产名优茶、机具制茶,一年春、夏、秋三季生产名优茶奠定了基础。

  6. 茶叶品牌  打造高端
  组织申报“蒙顶”、“蒙山”、“理真”、“蜀蒙”商标注册,2001年撰写《申请蒙山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从此“蒙山茶”享有了世贸组织成员国的国民待遇,《蒙山茶》国家标准可在国际贸易中采用。2002年杨天炯理事长以名山县茶业协会为申请人,撰稿申报“蒙顶山茶”证明商标(地理标志),2004年3月2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通知领取注册号为3283044的《商标注册证》。

  7. 编撰论著  传承事业
  杨天炯同志在他几十年的工作中,勤于搜集保存整理资料,为他撰写论文、编撰项目、编辑专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撰写的论文有100多篇,有20 多篇被省市县有关单位评为优秀论文。
        2003年杨天炯同志特邀茶界朋友编撰《蒙山茶事通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