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赴台签署购销协议

作者:刘惠兰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8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8日讯 (记者刘惠兰)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赴台经贸团一行34人,于11月15日抵达台北。11月16日,作为经贸团成员的大陆多家农业企业代表与台湾农业企业负责人在台北圆山大饭店签署了一系列水果购销协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李成玉、台湾省方面农业部门负责人陈武雄出席签字仪式。  

  11月15日晚上,台湾省农会举行招待晚宴欢迎李成玉一行。晚宴前,李成玉会见了台湾省农业部门负责人陈武雄。 

  李成玉说,台湾省农会盛情邀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贸代表团赴台,大家感到非常高兴。这次经贸团带来了12个省的供销合作社主任,以往这些省社就与台湾有密切的经贸关系。同时,还来了5个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比如茶叶、果品前几年已经与台湾有接触,已经在推动着物资上的交流。这次还带来了13家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负责人,这些企业主要也是从事农副产品的贸易,以后商业信息对接之后,可以开展常态业务。 

  李成玉表示,经贸团本来可以来得早一点,但是因为8.8风灾而延迟。风灾发生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即通过海协会捐助了100万人民币,希望能用于救助重灾区的一些农会和农户。 

  李成玉说,岛内的农副产品加工做得非常好,所以说台湾的农副产品价格高一些也在情理之中。大陆市场很大,消化这些产品是有能力的,而且,未来加强两岸的交流合作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李成玉还说,这次赴台考察,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踏上宝岛台湾,所以都非常高兴。经贸团争取圆满地完成这次考察访问,签署一些采购协议和合作备忘录,同时也非常感谢台湾省农会的周密安排。 

  陈武雄说,虽然大陆目前还是台湾农产品外销的第三大市场,但是就潜力和地理位置来讲,尤其是实现直航之后,非常有优势。另外,大陆拥有庞大的市场。他说,任何事情乘上13亿就是个大事情。以往台湾与大陆也有农业经贸往来,但是由于渠道的问题,总是觉得数量不够,很希望能与供销合作总社这样大型的农业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台湾也在大陆注册了一些标章,如"吉园圃",凭借这个标章可以追溯到农产品的产地,因此,有了这样的标章就表明这些农产品是安全的。他相信有了与供销合作总社的合作以及这样的标章,未来台湾农产品会有很好的前景。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