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主要事迹材料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成立于1992年,是原商业部茶畜局为适应当时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而组建的全国性茶叶行业组织,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的一级社团。

  党的十六大以来,该协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供销合作社发展,紧密联系茶叶行业实际,紧密团结广大会员,以“发挥行业中介职能,服务中国茶叶事业”为宗旨,以“努力扩大茶业服务的功能和方式、提高协会影响力和带动力”为总体思路,按照总社提出的“协会发展上规模”的要求,努力加强队伍建设、业务服务建设和基础工作建设,为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和作用,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和制度保证。

  近年来,该协会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协会品牌、影响力、号召力等大幅提升,逐步承担起了茶叶行业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功能,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全国茶叶行业广泛认同和接受,并被民政部评定为4A级行业社团组织。目前该协会团体和个人会员已近1800家,会员涉及茶叶行业种植、加工、储运、营销、教学、科研等各个系统,各个领域。会员每年的茶叶销售额占到全国茶叶行业的70%以上,会员单位控制的茶叶资源占到全国的60%左右。

  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完善协会服务体系

  2004年总社深化所属协会的改革,对协会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加强对协会的领导。新一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的指导思想,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协会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班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多年来,该协会始终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协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的重点工作。

  一是重点吸收在行业有良好知名度的企业加入协会,提高协会服务的覆盖面和号召力;二是加强会员的管理工作。通过争取到国家授权,在行业内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和行业百强企业的推荐,配合工商总局进行驰名商标推荐等,在行业中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行为,推动企业的自律意识和诚信建设,提升行业的形象;三是完善协会的服务网络。在做好会员联络站的工作基础上,还加强与各省茶叶行业组织间的合作。通过召开“全国茶叶行业社团组织联席会”,组织全国各省级行业协会进行工作交流,研究分析茶叶产销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各协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明确行业工作重点,促进了各协会工作的发展;四是提升服务质量。为使协会的服务工作能够有的放矢,更加符合会员单位的需求,我们经常性进行会员需求调查,了解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服务需求,为协会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五是自律维权,加强行业应急机制。2003年3月协会出面处理了北京有机茶检测事件,化解了市场风波。

  2004年,针对茶叶市场经营不规范问题,协会召开了中国茶叶行业规范经营研讨会,加强对流通环节管理,制定了《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开展绿色市场认证,保证茶叶质量的安全。2007年6月协会对《北京晚报》报道“有毒花茶流入北京市场”进行了澄清,避免了事态进一步发展。2008年南方发生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候和四川汶川地震之后,协会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科学防治茶树冻害措施和动员全行业共同协助四川受灾企业抗震救灾的号召,并及时调查汇总受灾情况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

  积极争取国家部门委托职能,提升协会在行业的权威性

  该协会根据政府职能转变对行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茶叶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标准建设、市场规范等行业基础工作加大扶持力度的建议,并主动承担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的职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我会成为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和国家质监局食品安全技术委员会茶叶组的副主任委员单位。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全国供销总社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精神,协会联合各省协会、商会,结合国内外茶叶发展的总体形势,在总结“十五”期间茶行业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目前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提出了“十一五”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的目标、方针、任务、政策和措施等,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促进茶产业的良性发展。协会出版了《2007年度海峡两岸茶产业发展报告》。上述工作的开展不仅赢得了政府有关部门对协会工作的认可,也增强了协会在行业中的权威性。

  积极拓展协会的服务领域,提升协会在行业的凝聚力

信息工作是目前协会为会员单位提供的最直接的服务,也是协会与会员单位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协会会刊《茶世界》已成为传递最新的行业资讯、引导行业的发展、介绍先进的管理经验、报道世界茶叶发展趋势、开展会员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协会网站为会员单位提供了一个便利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协会还根据茶叶生产和市场变化情况,召开多种形式的专题形势分析会,给企业和政府提供了及时的信息,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认可,协会的行业服务职能也得到很好地发挥。2009年9月该协会联合有关政府编制并发布了中国首支茶叶价格指数—铁观音价格指数。

该协会一直致力于打造协会自身的品牌展会。由协会直接主办的“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中国济南国际茶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已成为行业内影响力较大的展会。目前,协会已在全国十七个省、直辖市主办或参与主办过茶叶展会。为了进一步规范各种类型的茶叶展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协会进行了会展需求调研,制定展会的整体工作规划和《会展管理暂行办法》。

为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在行业重要岗位实现全员持证上岗的要求,协会在茶叶行业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申请成立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并在国内外地区建立了培训工作站。不断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编写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艺师培训教材》,并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几年来,协会共为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八千余名茶叶行业专业人才,解决了近千名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还为日本、韩国等国家培训了五百多名中国茶爱好者,对中国茶文化的宣传推广及茶叶贸易起到积极作用。协会还免费为会员单位举办标准和茶叶基础知识专题培训,同时推广青少年茶文化普及课程,带动茶叶消费的增长。协会组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茶艺茶道大赛。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全国茶艺茶道大赛、全国民族茶艺表演大赛和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进行总决赛的“中华茶艺之星”大赛。协会还参与推荐和选拔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为全世界的奥运健儿和新闻工作者提供服务的两家茶馆及数百名茶馆服务人员。

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该协会先后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了10个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以企业为主体担任委员会领导开展工作,直接参与解决本领域的重大问题,在政策研究建议、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及经营行为等方面有效发挥了专业机构在专项协调上的优势,使得协会的服务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延伸,提高了协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其中,边销茶专业委员会为更全面地掌握和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使国家各有关部门能够更好、更及时地落实相关产业政策,对第二批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进行了一次情况摸底调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汇总上报有关部委,为今后定点生产企业的审批与确定提供了依据。同时,就国家制定的茶叶产品氟限量国家标准、铅与稀土元素的限量规定、检测依据与方法等问题,代表行业向相关部委提出商榷意见。市场专业委员会通过“全国重点茶市”来引导与规范茶叶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市场间的认证工作,建立市场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发布市场行业信息动态,为茶商提供电子化信息服务平台。茶馆专业委员会,自2003—2004年度起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国百佳茶馆推荐活动及全国茶馆经理人高峰论坛。活动不仅向社会、消费者推荐了众多优秀茶馆,同时也对茶馆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交流了茶馆经营管理经验,得到了茶馆业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促进了茶馆业的发展。还编辑出版了被业界赞誉为第一部大型茶馆经营工具书——《中国茶馆鉴赏》。并在2009年编辑发布引导茶馆消费的《2007—2008年度全国百佳茶馆消费手册》和具有业内指导性、总结性的《中国茶馆30年发展白皮书》。

  2005年经总社核准并报国务院批准,该协会代表中国茶叶行业加入国际茶叶委员会。协会借助这一平台,广泛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到俄罗斯、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进行了中国茶的推介活动。2008年3月协会参加了第22届ISO/TC34/SC8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2008年5月和11月,协会两次牵头召集的亚非茶业经贸座谈会,来自亚洲、非洲的茶叶产销和茶叶消费大国的政府要员、行业领袖、企业家汇聚一堂,分析各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共商茶业发展大计,提出了保持全球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推动全球茶业贸易和行业交流的思路与举措。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