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醒世茶业有责任公司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四川宜宾醒世茶业是对筠连县原外贸茶厂注资、资产优化重组而建立的现代茶业有限公司。公司创办者筠连藉陈氏姐弟,抱着对家乡的热爱,携带在外辛苦打拼多年的积蓄,本着开发家乡自然与人力资源的精神,投资千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了中国最大、占地5000余亩的小叶苦丁茶基地,并集加工和营销于一体。

  近10年来,公司历经了初创、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众多艰辛和曲折,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现已实现了年销售茶叶10万公斤,销售额达到1300余万元,市场销售网络遍及6省(区)、近1700余个经销商。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02年起连续被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评定为“宜宾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主要贡献

  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00年创办以来,开发出“醒世系列苦丁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走俏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公司每年助农增收250多万元。

  醒世公司在川滇结合部海拔900米——1200米的团林苗族乡等地租用农民的5000亩土地,作为公司的苦丁茶鲜叶生产基地。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2000多户农民增收,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公司还录用下岗职工30多人,就业员工月均收入500余元,为再就业工程贡献了一份力量,减轻了当地再就业的工作压力。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占领市场的关键,这是宜宾醒世茶业公司全体员工的共识。醒世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把“诚信经营、确保质量、打造品牌、占领市场”作为经营宗旨。为了开发生产高品味、高档次、高质量的苦丁茶,特聘请海南大学苦丁茶专家刘国民教授、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杜晓、唐茜等知名专家教授为顾问,协助公司选择品质优良的苦丁茶苗,现场考察选定生产基地,帮助公司制定产品生产标准,负责公司生产加工苦丁茶的技术指导。公司生产的“醒世绿雨”牌苦丁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醒世”牌苦丁茶获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醒世”和“绿雨”牌苦丁茶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定为“中国茶业知名品牌”;“醒世系列苦丁茶”成为“国际质量检测连续合格产品”。

  目前,醒世茶业进入新的转型期,在四川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发掘筠连传统外贸产品,运用名茶开发思路,进行技术和产品的继承与创新。“筠红名茶”系列产品将是继“醒世苦丁”之后,对中国茶界的又一奉献!

  悬崖百丈俏花枝

——访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人的思维方式,常常有一种潜意识的劣根性,即一好百好,一坏百坏,殊不知这世界上的事情本是五光十色的,哪里那么整齐划一。就拿苦丁茶来说吧,原本是一样好东西,既可清热解毒,又可降脂养颜,一杯在手,汇天地灵气于杯内,聚青山绿水在手中,还十分时尚,很有品位,慢斟细酌,何等惬意。然而,6月23日,CCTV—2“生活”栏目一则曝光式报道之后,一时间人们谈苦丁色变。诚然,一些小作坊小生产茶农,贪图蝇头小利,掺杂使假,粗制滥造产品,冒充真品正品,破坏了苦丁茶的圣洁,但是,多数苦丁茶还是正宗的,更有以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正规企业,为市场提供了卫生、合格、放心、优质的饮品,给沉闷的中国苦丁茶市场展现了一片洁净、清新的蓝天。为此,笔者专门到地处中国西部的苦丁茶之乡——四川筠连县进行了一次实地采访。

  专访是从醒世茶业的领军人物陈蓉开始的。醒世茶业是一家以基地为依托、以品牌作支撑的特色苦丁茶、名优绿茶供应商,专业生产和销售绿色时尚的高中档茶品。陈蓉是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笔者是在公司的茶园里找到她的,她正与几个穿得红红绿绿的苗家姑娘一起谈着什么。这位总经理身材不胖不瘦,肤色不白不黑,30岁左右,橙黄色短袖衬衫套着一袭统裙,一头短发,双眸明亮,透出一种雍容和气质似与年龄不怎么相称。一看而知,这是一个漂亮而有品位的职业女性。话题自然是从“6·23曝光”谈起。陈总一副不惊不诧、不张不扬的神情:“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无论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苦丁茶产业的兴旺,抑或是对公司的生存,都是一次洗礼,也是一次机遇。良莠不辨,无序竞争,不温不火,那才是大患。你还是先看看我们公司的茶是怎么种出来的吧。”

  随着陈总一抬头,一摆手,笔者眼随手势,往远处看去。啊!那是一个何等壮观的情景呀!满目青山,层层叠叠,岭过了是沟,沟过了是岭,都种满了苦丁茶,而一座座高山顶上,则是茂密的森林,蓊蓊郁郁,云蒸霞蔚。山下有一条小溪,淙淙有声,清亮碧绿。茶园内,一台台,一梯梯,活像一条条绿色的长龙,蜿蜒而去。茶梯间,男男女女,穿得花花绿绿的苗族同胞,手指不断在茶垅上翻飞。一个苗家姑娘正引吭唱着一首山歌:“自幼长在深山,隐居一两千年。日月朝夕相伴,一身清香悠闲。甜中有苦,苦中有甜。渴了累了喝一碗,顿觉清爽舒心田……”陈总见笔者听得入神,就介绍说:“这是一首喝苦丁茶的民歌。这里是团林苗族乡的杉新村,只要你眼睛能看到的,除了林子和自留地,都是公司的茶园。另外两片茶园在腾达镇和落木柔镇,也都在这样的高山上。”

  笔者采访得知,醒世公司的苦丁茶园始建于2000年。当时,正值西部大开发的发端时期,在外经商有了些积累的陈蓉和她的弟弟带回了上千万资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一举租下5000多亩耕地建成8个茶园。为了保证原料的纯正,姐弟俩决定自建基地,自己管理。选址的条件是:海拔1200米左右,森林覆盖率70%以上,无工业污染,远离城市,空气、水质、土壤都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要求。陈总说:“我们一开始就决心要种好茶,做好茶,卖好茶,好茶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干净,让人喝着放心。”为了给做好茶提供原料,陈总亲自跑遍了云贵川三省选择优良品种,在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四川茶科所的帮助下,历经半年时间,在几十个苦丁茶品种中遴选出了木樨科紫茎女贞和粗壮女贞,进行驯化培育,用无性繁殖的方法自建苗圃。公司苗圃培育的优良品种,不仅栽满了自有的5000多亩茶园,还为全县迅速发展的5万多亩茶园提供了优质茶苗。茶农们交口称赞陈总在创建茶园时的严格和铁腕,也对她的吃苦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在砍荒、整地、筑台、施肥、栽植的全过程中,一个年轻女子,一个老板,不仅亲自指挥,还亲自劳作,同苗胞们一起日晒雨淋,有几次累得她两脚僵硬,腰不能直,连上车的气力都没有了。她规定每两平方米3株,横平竖直,行路清晰,窝深尺五,准多不准少,底肥一律使用人畜粪,严禁掺进化学肥料。她亲自验收,一旦发现不合要求的情况,毫不留情,该补课的补课,该返工的返工,决不手软,使得手下有些管理人员也感到难堪。陈总说:“我们对茶园管理的要求是一规范二不准三统一,即管、护流程规范化;不准施用化学肥料,不准喷洒化学农药;统一中耕锄草,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施用农家肥。所有管理细节都科学化、标准化,而标准是严格按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来制定的。”陈总十分感慨地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了解农民,山区的农民是小生产者,要改变他们几千年形成的耕作习惯,谈何容易,简直就是一场革命,很多时候都是作为命令强制执行的。”

  4年过去了,笔者看到醒世茶园一派葱茏,茶树均已1米多高,茶蓬1平方米左右,枝繁叶茂。山风吹来,摇曳多姿,好似向创业者们点头称是,颔首鞠躬。

  据说,这就是当今中国规模最大、种植最规范的苦丁茶园。

  苦丁茶的鲜叶是很娇贵的,必须在采下后的一两个小时内进行加工,否则就变质了,发黑了。为此,醒世公司在基地茶园就近建起3个初加工厂。为了做出品牌茶,除了有高起点的原料外,还必须有高起点的加工工艺。陈总组织员工反复实验,公司还同四川农大茶学系建立起技术合作关系,传统工艺糅合现代科学技术就成了公司的加工技术定型。公司采用“超高温瞬时杀青”技术,借鉴了“龙井茶”的两大工序,集成了“碧螺春”、“都匀毛尖”的做形手法,首创“滚团式”造形法,采用“冷链式加工和贮藏”,蒸气杀青,反复揉捻,多次漂洗,多次烘烤,先后17道工序,机械化操作,工厂化生产,呕心沥血地保存苦丁茶纯天然的内含营养成分,取得了巨大成功。苦心人,天不负,经农业部的专家们评定,公司生产的“醒世系列苦丁茶”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AA级绿色食品”认证,新开发的“清之盈”花语苦丁茶又荣获“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和“西湖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公司被评为“四川省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经理陈蓉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竞赛先进女能手”。

  笔者同陈总告别是在她的办公室。书柜里除塞满了各种茶叶专业书籍和企业管理的报刊外,一套《论语》等中国儒哲十大名著十分醒目。墙上挂有一横幅,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四个字——“志壮情豪”,那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胡琦老师在首都新闻界“醒世杯”笔会上专为陈总书写的。陈总满怀信心地对笔者说:“营销是企业的硬功,我们在北京、上海、江浙地区已有40多家以吴裕泰、一品堂、赛达等为代表的稳定客户,让客户和我们一起成功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经营理念,我们将准备接受一切考验,我坚信风雨之后是彩虹!”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