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农业部:云南大旱700万人缺粮 水利滞后到何时?

作者:张琼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5日在谈到云南旱情时说,目前旱情已经导致云南700万人饮水困难,小春作物基本绝收,缺粮人数也达到700多万。这场云南6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最大的警示就是必须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如何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改变工程性缺水的状况?这些问题引起网友热议。10日上午,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两会”记者集体采访,网友纷纷在人民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及提问。

  有雨即涝无雨即旱 现在特大旱灾来了怎么办?

  网友 IP:10.1.225.★  我想问关于近期云南抗旱的进展及下一步举措。

  网友 IP:220.181.54.★ 今年云南遭遇大旱,如何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据说有些缺水的地方,水价已经达到100元一立方米,如何解决民众饮水问题?

  网友 淡若清雪  大旱怎么应对?请给农民朋友支个招吧。对于旱情,农业部下一步有什么应对措施?

  网友 焖饭 目前旱情严重,如何能够解决,能否有抗旱农作物的新品种,来抵制自然灾害呢?

  网友IP:59.34.202.★  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田排灌系统十分令人忧虑,对农业生产影响十分严重。不知是否了解这一严重情况?

  网友 IP:60.217.232.156.★ 我想提醒代表们,为什么不多提一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议案呢?这些年,大雨大涝,小雨小涝;城市内涝,农村外涝。其根本原因就是水利设施跟不上,自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没有搞过。有雨即涝,无雨即旱就不足为奇了。

  农田水利几十年没大规模建设过 靠天吃饭危及粮食安全

  网友IP:61.163.30.★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多数仍旧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设备年久失修的问题十分严重。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不滞后、不大旱大涝、不靠天吃饭呀?

  网友IP:218.249.196.★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总体上仍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

  网友 寒江春梦 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水网已基本上彻底报废,造成了靠天吃饭的望天田,这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云南700多万人缺粮是个什么概念?

  网友IP:59.34.202.★  这些年来,农田水设施年久失修,农田排灌系统十分令人忧虑,对农业生产影响十分严重。

  网友IP:118.123.3.★  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农田水利工程毁损严重,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造成不少地方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

  网友 IP:59.175.130.★ 我走过一些地方,见到的景象,很是令人担忧,觉得当今小型水利建设破坏很严重,一旦遇到洪水或者干旱,要么出现泥石流,要么旱得颗粒无收。

  首要问题是加大投入 网友提出诸多切实办法

  网友IP:59.175.131.★ 加大投入是首要问题。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连地都不愿意种了,想让他们去兴修水利,不现实,必须政府出面把这个事情干好,这些钱迟早是要出的,晚出不如早出。

  网友 寒江春梦 建议政府应责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利用假期,组织外出打工返乡的青壮年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全国全面深入地进行一次彻底的农田水利水网大维修。

  网友IP:218.25.106.★  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进行施工,应该视本村涉及到的具体农田基本水利水网情况组织人员参加。村内山塘水库多的,就多组织人参加;村内没有山塘水库但有途经沟渠水道的,则组织少量人员进行疏浚整修。总之一点,要实现山塘水库不漏,所有沟渠畅通、既有利于水库积水又利于洪灾排涝,尤其是进库水道要尽量多以利于最大程度积攒地面水流和雨水,储蓄水资源。

  网友IP:218.25.106.★  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加快各级地方政府小型农田水利新机制的建立,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网友IP:220.166.65.★  农田水利建设,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涉及到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建议国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把有限的水用在刀刃上。

  网友IP:61.175.171.★ 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政府补助一些、村集体拿一点、向农民收取一定水费维持运转,既解决了农业灌溉用水难题,也保证了水利设施的后续运转。

  网友IP:59.57.12.★  现在乡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就连最简单的测量施工也难以实施,应该解决基层水利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同时组建专业水利工程公司,负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