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六措施应对旱灾

作者: 来源:水利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国新办于2010年3月3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就当前抗旱工作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水利部总规划师兼规计司司长周学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旭陪同出席。国新办新闻一局副局长华清主持发布会。
  
  刘宁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指导,加大支持,旱区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靠前指挥,抗旱工作正在持续有效地进行。

  刘宁分析了当前旱情特点与成因。他说,当前旱情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受旱面积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二是因旱人畜饮水困难十分突出。三是旱情持续时间长,旱灾损失重。四是北方地区旱情露头。西南地区大旱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降雨少,气温高;二是江河来水偏枯;三是工程蓄水不足;四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刘宁介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抗旱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家防总超前部署,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加大工作力度,水利部举全部、全系统和全行业之力组织旱区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抗旱工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加密会商,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国家防总、水利部加强对雨情、水情及旱情的监测,及时进行会商研判。在旱情发展过程中,及时启动国家防总抗旱Ⅱ级应急响应,全力组织做好抗旱工作。

  二是加强指导,深入基层协助抗旱。今年以来国家防总、水利部已先后派出33个工作组和专家组赴西南重旱区和北方冬麦区指导抗旱工作,其中由水利部部领导带队的工作组4个。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偏远山区、乡镇村组,帮助地方政府解决抗旱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三是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饮水安全。组织旱区编制人饮解困方案,倒排雨季来临前人饮解困计划,重点加强人饮解困的分类指导,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项应急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饮水困难。

  四是多方支援,兄弟省市对口帮扶。水利部组织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等10个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利厅局对口支援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目前已调集水泵1335套、发电机189套、送水车36辆和600万元资金无偿支援旱区。同时还调集水利部直属单位的140多名地下水勘探专家和50多台套勘探设备前往重旱区找水打井。

  五是加大投入,支持地方抗旱减灾。积极协调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提前下达今年人饮解困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63亿多元,重点向西南重旱区倾斜。两次向西南旱区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1.55亿元,近日中央财政再次安排综合抗旱资金8亿元。

  六是密切配合,有关各方合力抗旱。国家防总精心组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气象局等有关部委各司其职、全力应对,解放军、武警部队出动兵力和车辆,积极支援旱区抗旱减灾。各大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抗旱氛围。旱区各级党委、政府立足抗长旱、抗大灾,围绕保生活、保生产、保稳定,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旱减灾,全力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全力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目前,旱区社会稳定、秩序井然。

  刘宁还介绍,3月22日以来,西南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降雨过程,但旱区大部仍无有效降雨,除重庆大部农业旱情缓解外,西南重旱区旱情仍然持续。近期北方冬麦区旱情露头,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等地人畜饮水困难也比较突出,抗旱形势仍十分严峻。

  刘宁表示,国家防总、水利部将继续加强雨情、水情、旱情的监测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指导,加强对西南五省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应急水量调度,强化找水打井措施,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妥善安排好生产用水,努力夺取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据了解,截至3月3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30家大陆媒体,凤凰卫视等6家港澳台媒体和英国金融时报、美国之声等11家国外媒体的84名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央电视台等网络媒体对新闻发布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