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增施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却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这是多年来农作物使用化肥带来的一个两难课题。然而,随着北京市测土培肥施肥技术的应用,这一难题终于得到破解。据市农业局土肥站介绍,该站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示范,研究制定出粮食、蔬菜、经济作物和牧草等13种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已在郊区得到普及推广。近5年来,全市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249万亩,节省化肥投入4万余吨,助农增收9.35亿元。
施用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化肥的过量施用,会对环境、尤其是土壤造成污染,耕地质量也会随之逐年下降,影响农产品质量。为解决这一难题,本市于2005年启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6年被列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计划,目前,本市已有9个远郊区县被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就补什么,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以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支增收等目的。
据市土肥站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破解了依靠大量增施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又损害土壤环境的两难课题。有关试验示范和生产实际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小麦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亩增产24.69公斤、节省肥料1.77公斤;蔬菜平均每亩增产107.97公斤、节省肥料5.31公斤;果品平均每亩增产59.91公斤、节省肥料9.92公斤。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