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巴西全国合作社组织的邀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李成玉率团前往巴西利亚,出席于4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金砖四国”合作社会议。此次会议由巴西合作社组织倡议举行,是第二次“金砖四国”首脑峰会的配套活动之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巴西全国合作社组织、俄罗斯全国消费合作社联社、印度全国邦合作社银行联合会负责人及有关人员60多人参加了会议。巴西农业发展部代部长马伊亚到会并致辞。“金砖四国”合作社领导人分别介绍了本国合作社组织的现状、规划和政策等有关情况。
李成玉在合作社会议上介绍了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以及加强交流合作、共促合作事业发展的建议。李成玉指出,中国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经营业务。近年来,中国供销合作社大力实施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社有企业发展,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联合社服务功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销售总额连续两年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2009年达到12300多亿元(约合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汇总实现利润连续三年超过100亿元人民币,2009年达到130多亿元人民币(约合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李成玉强调,2009年11月,中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义,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文件指出供销合作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于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文件明确要求供销合作社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今年3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分析当前的形势与任务,对今后五年的工作进行部署。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是: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一条主线,狠抓夯实基层网络、壮大社有企业两个重点,实现体制机制改革、经营领域拓展、工作标准和规范提升三大突破,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水平。到2014年,力争实现全系统销售总额和汇总利润翻一番,基本构建起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
李成玉表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和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在去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了支持供销合作社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营造了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国政府从2007年设立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专项资金,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经营服务网络的升级改造,扶持资金从2007年启动时的3.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8亿元,目前已累计投入16.5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文件或列支供销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合作事业发展。当前,供销合作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为供销合作事业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空间、创造了宽广舞台和有利条件。
李成玉就四国合作社加强交流合作、共促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高层交流,巩固合作基础;二是积极推进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合作范围;三是深化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四是建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
4月14日代表团抵达巴西利亚当晚,巴西国家棉花协会组织全国主要棉花生产经营企业及棉业合作社领导人专程前来与李成玉一行举行了工作会晤。巴方代表介绍了棉花种植、出口等有关情况,并提出了合作愿望和意向。李成玉对巴西棉花种植、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给予了积极评价,指出中国政府从棉花种植、加工、流通等方面推进棉花产业发展,强调中国供销合作社鼓励和支持棉花企业寻求国际经贸合作,并热情邀请巴西国家棉花协会及有关企业到中国考察、洽谈具体合作事项。
4月15日晚,李成玉等四国合作社领导人应巴西总统卢拉的邀请出席了东道主为“金砖四国”领导人峰会举行的晚宴等活动。
代表团成员、总社国际合作部部长戎军、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副部长陈树钟、中华棉花集团公司总裁石金凯出席了有关会议活动。
李成玉在“金砖四国”合作社会议上的发言
巴西、印度、俄罗斯合作社的负责人,各位来宾、朋友们:
很高兴在这里参加“金砖四国”合作社会议。首先,我对倡议发起这次会议并为会议的顺利召开做了大量工作的东道主-巴西合作社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介绍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有关情况。
(一)发展现状。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印象,我先播放一段介绍中国供销合作社的短片,时间大约10分钟。
刚才通过宣传片介绍,相信大家对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总体情况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中国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经营业务。近年来,中国供销合作社大力实施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社有企业发展,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联合社服务功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销售总额连续两年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 2009年达到12300多亿元(约合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汇总实现利润连续三年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去年达到130多亿元人民币(约合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在流通网络建设方面,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发展各类经营服务网点近68万个,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网络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购物广场、直营中心店、社区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推行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建立起配送中心和销售终端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提高了网络标准化、信息化水平;网络功能不断强化,依托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品网络,逐步拓展了医药、图书、家电、建材和烟花爆竹等经营品种。同时,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的对接,推动农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菜市场和批发交易市场,初步实现了“一网多用、双向流通”。
在社有企业发展方面,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社有企业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通过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巩固和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农业生产资料、棉花、再生资源、果品、茶叶、烟花爆竹等经营在行业中确立了优势地位,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00多家,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企业7家,利润超亿元的企业20家,中国农资集团、浙江兴合集团等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在为农服务体系方面,专业合作社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发展专业合作社4.7多万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领域,入社农户969万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目前,培育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05个,带动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多万亩,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附加值。综合服务社蓬勃发展,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多种服务。目前,发展综合服务社21万个,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推进行业协会加快发展,在反映行业诉求、整合产业资源和延伸供销合作社服务领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发展行业协会近2万个,会员总数268万个。
(二)发展思路。2009年11月,中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义,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文件指出供销合作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于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文件明确要求供销合作社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要求供销合作社必须充分发挥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进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合作服务与社区综合服务相协调,不断发展新型为农服务组织,扩大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要求供销合作社必须进一步依托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经营网络和双向流通的独特优势,打造统一品牌,发展连锁经营,将分散的经营网点改造整合为现代流通网络,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品下乡进村,大力推动农副产品进城入市,引领其他各类流通主体规范发展。
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要求供销合作社必须始终将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切入点,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顺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大领办力度,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对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服务,带动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今年3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召开了全国第五次代表大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分析当前的形势与任务,对今后五年的工作进行部署。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是: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紧紧围绕“一条主线”,狠抓“两个重点”,实现“三大突破”,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水平。到2014年,力争实现全系统销售总额和汇总利润翻一番,基本构建起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
一条主线,就是加快发展。要有超前的理念和超常规举措,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发展破解难题,以发展赢得机遇,以发展凝聚共识,以发展树立形象,始终不渝地把加快发展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两个重点,一是夯实基层网络。基层网络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供销合作事业的立社之本。必须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二是壮大社有企业。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社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支柱,是供销合作社提升经济实力和社会形象的载体。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社有企业的发展。
三大突破,一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突破。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使供销合作社的体制更加规范顺畅,机制更加科学灵活。二在经营领域拓展上取得突破。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可以各展所长,经营方式可以各显神通,业务领域可以广泛延伸,要大力开拓创新,加快形成多元发展的新格局。三在工作标准和规范提升上取得突破。通过自我超越,迎头赶上时代发展步伐。在网络运营、业态发展、组织建设、企业管理、形象设计等方面都要向现代靠拢,全面提高供销合作社发展水平。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标,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二是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广泛开展农村综合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五是切实加强联合社建设,大力提升指导与服务水平。六是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全面发展。
(一)政策环境。
一是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和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发展。2007年7月,中国人大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在去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了支持供销合作社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营造了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是中国政府从2007年设立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专项资金,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经营服务网络的升级改造,扶持资金从2007年启动时的3.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8亿元,目前已累计投入16.5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文件或列支供销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合作事业发展。
(二)发展机遇。当前,供销合作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一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明确提出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中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明确农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广大农民成为市场的主体,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合作经济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等新型为农服务组织,都在积极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介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合作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是中国政府实施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村市场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潜力快速释放,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
四是中国政府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从推进农业信息化、开展农村金融到保险业务等社会化服务,从开展购物休闲、家电维修到养老幼教等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从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到其他新兴服务业,都为供销合作社扩大经营服务领域创造了宽广舞台。
此外,中国供销合作社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络,经营阵地主要在农村,与农民具有天然的联系,既向农民供应质优价廉的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又组织收购农民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切实为农民谋利益,深受农民的欢迎和信赖。目前中国供销合作社县及县以上联合社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除按照政府授权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外,各级政府还根据实际需要,将可以由供销合作社承担的任务和职能委托或赋予供销合作社,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供销合作社历来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长期以来与国际合作社联盟很多会员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友好交流和经贸合作,与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的合作社组织和企业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交流合作。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国供销合作社与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目前的合作主要是包括棉花、化肥、农膜原料等在内的进口贸易。例如,这次陪同我来参加会议的石金凯先生,是我社中华棉花集团总裁,中华棉花集团是我国从事进口棉花业务的主要企业之一,每年的棉花经营量几十万吨。上个月,石金凯先生作为商业随同团成员,随同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访问了印度,与印度企业签订了棉花进口协议。
女士们、先生们,国际合作社联盟七条原则之一,就是加强合作社之间的合作。“金砖四国”合作社都是国际合作社联盟(ICA)的理事会成员单位,四国合作社之间不仅有开展交流合作的基础和条件,而且有交流合作的需要和愿望,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为进一步加强四国合作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确保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高层交流,巩固合作基础。四国合作社应建立高层代表团定期互访制度,以便探索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务实交流与合作,协调合作发展战略,促进四国合作社加快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我社除支持鼓励中国供销合作社企业与三国合作社企业继续开展好现有的棉花业务、农业生产资料等贸易合作外,还将进一步拓展农副产品(如咖啡、大豆及衍生产品、棉籽、饲料、茶叶、食用菌等)、农机(如棉花机械)、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更大范围的经贸合作。
三是深化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金砖四国”合作社都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中国供销合作社已经初步形成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四大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四国合作社应继续加强经营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在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市场信息、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并逐步向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及资本的合作延伸。
四是建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为便于相互联系协调,四国合作社应建立联系人制度,指定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四国合作社经贸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合作的及时、有效协调。
女士们、先生们,我相信,以这个会议为起点,我们必将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深化合作领域,扩大务实合作,共同开创四国合作社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促进本国经济和合作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欢迎大家到中国参观访问,到中国供销合作社考察指导和洽谈合作。
谢谢大家!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