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现代育种业将会给农民种植、养殖带来哪些变化?日前,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的河北省育种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勾画了蓝图:未来5年将力争繁育出更多“懒汉”品种,让农民种养“更安心、更省心”。
棉花:抗虫便于机械采摘
“种了棉花就像上了脚镣”———农民曾这样形容棉花种植管理的繁琐与辛劳。而河北省棉花首席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马峙英透露,河北省棉花专家将通过基因克隆、种质创新等各种高科技手段,在实现高产、抗病、抗虫特性基础上,使新品种棉花植株更清秀,易于采摘,同时利于机械化管理。
小麦:抗逆稳产旱涝保收
“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暖冬小麦冬季拔节,2008年受下雨影响大面积小麦穗发芽,2009年春天小麦受旱……”石家庄农科院小麦专家史占良表示,不能让农民老为气候异常带来的灾害提心吊胆。未来5年,河北省小麦育种将不再一味追求高产与高品质,在自然灾害面前有极强抵抗力的抗逆稳产品种将成为小麦育种的主攻方向。“不求产量放卫星,但求农民旱涝保收”的新品种将面世。
谷子:田间无需再锄草
“河北省谷子育种具备国际一流水平,但种植面积却不断缩小,这与谷子田间管理较繁琐和机械化程度低有关系。”河北省杂粮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粮油所田静表示,今后将大幅度简化栽培管理难度,其中对除草剂具有高抗性的谷子品种将诞生。“谷子地里杂草丛生、除草费时费力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只需喷施除草剂就可轻松除草,而谷子生长品质不受影响。”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