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柑橘结几种果 合作社老翁发明“花果同堂”技术

作者:卢先庆 黄伦辉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82岁韩永祥老人正在讲解柑橘挂果保养知识。资料图

  四月春天之际,百花盛开,刚踏进柑橘园,扑鼻而来的柑橘花香让人陶醉。在巫山县龙井乡白水村九组的柑橘合作社的柑橘园里,带着笔者行走了2里多山路的82岁老人韩永祥顾不上喝口水,脱下外套就指着一片挂满柑橘并开着柑橘花的果树告诉笔者:“看,这就是我的‘花果同堂’。”

  一棵树可以结几种果实

  “花果同堂”是柑橘树在开花同时还接着果子,韩永祥站在一株柑橘树下介绍说,树冠的枝头结的果子是新实验的‘伏宁夏橙’,五一节就可上市了。树冠内正开着花的是嫁接的罗脐(35号)脐橙,这个品种明年就可以挂果,并且一枝就可以挂10多个。”

  说起发明“花果同堂”来,老人显得兴致勃勃,“现在一枝最多可以结20个果子,你现在来的不是时候,丰收时,这枝头密密麻麻的,就像结的葡萄。”

  通过韩永详老人的介绍,笔者了解到,不同熟期品种果实嫁接在同一棵树上,一年12个月都会挂出果实,不但可以错开集中上市的矛盾,而且还可以增加柑橘的销售量和生产效益。

  “别人说我们搞不出来,我不相信,非要搞出来,并且已经搞出来了,我还要在一棵柑橘树嫁接伏宁夏橙、罗脐35号、纽荷儿、脐雪橙、脐夏橙五种果实,让它常年都挂果。”当谈到这里时候,韩永详说,目前,“花果同堂”、“一树多果”等研究课题已经实践成功。

  一亩柑橘收入最低翻一番

  “我这里有3亩地,去年收入1万多元。今年结果会更多,估计光卖柑橘就能将近3万元的收入,还没算柑橘树下的林下种植。”正在柑橘园里疏花的果农陈贤典脸上笑开了花。

  “韩老师的背是我看着累驼的,没有他的辛苦努力,我家也不会有今天好过。”试点模范户陈伺英告诉笔者,她家有9分地的柑橘果园,原来树都是老品种,一年结的柑橘卖钱最多2000多元,通过改换品种,嫁接一树多果后,年收入可达1.5万元。

  据了解,在白水村九组的1000亩柑橘园里,果树改造前,一亩柑橘仅能收入4000元左右,经过“一树多果”嫁接后,每亩收入至少可以翻上一番。

  “虽然我现在年纪老了,但是我的心还没有老。”韩永祥老人说,下一步就是把一树多果向全县推广,形成产业规模化,通过合作社“供、产、销”的产业链,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曾被当地村民当成骗子

  “我种了68年的地,搞了58年的农业合作社,研究了20多年的柑橘。”韩永详老人说。

  韩永详出生于湖北省秭归县,他13岁时候就开始从事柑橘种植,经过长期的摸索,凭着一股钻研的劲头,他逐渐掌握了各种柑橘的“脾气”。

  1996年韩永祥来到了巫山,在龙井乡白水村扎根就是15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孜孜不倦的为库区广大农民默默的贡献。

  15年来,为了提高柑橘产量,减少农民负担,韩永详老人带领着他的徒弟,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心一意扑在田坎上研究着“一树多果”、“农村有机无公害食品”等课题,更令人敬佩的是,他没有拿过一分钱的报酬。

  “刚到白水村,当地老百姓把我们当成骗子。”谈起刚开始不被人理解时,韩永详的徒弟蔡家银感慨万千地说,“我特别佩服韩老师,他年龄这么大,始终坚持。开始家人的劝阻,村民的不信任,认识韩老师的人也不理解。现在总算挺过来了,对老师来说,柑橘园就是他的孩子,这里的大山就是他的家。”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