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邑引来产业龙头拓宽畜牧路

作者:任清松 范吉勇 来源:农民日报—三农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前几年,张恩豹在山东省临邑县临南镇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双龙种猪场,看好生猪养殖前景的他连续追加投资扩大规模,陆续购买了拌料机、保育床等设备,并聘请了防疫员,把种猪场发展成为标准化养殖场,其收入也节节攀升,目前种猪场年纯收入达到30 多万元。当问他哪来这么大信心时,张恩豹说:“金锣来了,六和也来了,现在的生猪存栏量远远满足不了这些大型企业的需要,这增加了我把事业做大的信心。”

  由临沂新程金锣集团总投资5.8亿元的德州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年可屠宰加工生猪300 万头,年产各类保鲜肉10 万吨。巨大的生产加工能力,为临邑的生猪养殖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生猪养殖存栏由过去的40万头迅速发展到现在的73万头。

  继金锣集团之后,雨润、六和、新大新等一批大型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纷纷落户临邑,其深加工项目正好和临邑本地的生猪、肉鸡、肉鸭、奶牛等畜牧产业化链条实现无缝对接。如今,临邑已经形成了生猪、乳业、肉鸭、肉鸡、肉鸽等5 条完整的畜牧产业化链条。目前,该县年为京津济市场供应鲜奶8 万吨、畜禽肉类20万吨。

  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入驻,带动临邑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过去农户小、散、乱的养殖方式逐渐淘汰,正快速向规模化、良种化、生态化养殖发展。孟寺镇历史上就有饲养鸭子的传统,近两年,养殖户依托六和集团良种繁育公司积极发展肉鸭标准化养殖,目前全镇共建成肉鸭标准化养殖小区13 个,养鸭专业户5000余户。在临邑,特色标准化养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正在形成,规模效应开始凸显。据统计,全县已建成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513个,全县畜禽规模化饲养水平达9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54.15万头、肉鸡出栏2000万只、肉鸭。

  出栏3000万只,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7%来自畜牧业。

  为解决禽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该县通过在养殖小区内建化粪池、沼气池等排污设施,大大提高了粪便的利用处理率。临邑六和种猪有限公司总投资597万元新上沼气发电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处理猪粪9125 吨,处理废水51.1万立方米;年产沼气23万立方米,沼气年可发电35万千瓦时,年产固体有机(生物)肥9000吨。临邑还逐步探索出了高效的生态养殖技术,即利用添加了微生物的锯末、玉米秸秆等铺在猪圈内的新型发酵床养殖,对猪粪实现生物降解,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能节水、节电,实现了经济、环保、效益的“三赢”。目前,全县已建成养猪发酵床2万多平方米。生态养殖新技术的推广,改变了过去粗放的养殖方法,基本实现零排放、绿色养殖。 

(责任编辑:张晓远)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