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将至,中原大地处处呈现出即将丰收的景象。近日,河南省高科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联盟成立大会暨河南百万亩小麦高产高效创建新闻发布会在濮阳市召开。高级农艺师、原省农委副主任郑怀俭,濮阳市农业局植保站李志军,中国农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学志,郑州市高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宋峦,濮阳市鑫华农资农民合作社社长郭美巧,河南省农广天地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剑兰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其他农民合作社代表与会。与会的还有焦作市宗源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河南源泰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可益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工实验厂、河南东丰种业等农资企业负责人。全国高科技“三农”发展促进会河南办事处主任郭中民、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农业委员会秘书长胡佰继、原河南省科学院机关党委书记郑新民应邀出任该联盟顾问。
该联盟由郑州市高科农民专业合作社、濮阳市鑫华农资农民合作社倡导发起,由南阳市兴华合作社、淇县兴华合作社、清丰县鑫华农资专业合作社、濮阳县鑫华农资专业合作社、南乐县鑫华农资专业合作社、范县鑫华农资专业合作社、台前县鑫华农资专业合作社、安阳县兴华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长垣县新华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内黄县华联农民专业合作社、浚县兴华农民专业合作社、滑县新华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博爱县东信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武陟县保东种植专业合作社、林州市兴华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延津县玉芬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封县东信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平县东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固始县宏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当天,大会还选举了原省农委副主任郑怀俭为联盟主席;李志军为常务副主席;胡学志、丁剑兰、陈学广为副主席;郭美巧、宋峦分别出任联盟秘书长等职务。
联盟副主席李志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受到更多制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有的农业和农民组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难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造成农业生产力不能充分、有效地释放出来。我省近亿人口,七成是农民,这么多人,如果固守传统的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单打独斗,即使生产能力再强,也只能赚点小钱养家糊口,我们把松散的合作社组织起来,统一安排现代农业项目的开发和生产,分地实施;统一购进农业生产资料,分地配送(低于市场价向农民供应);统一进行各项农业科技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服务,统一农产品回收帮销商品价格,统一标识服务,统一种植模式,这样一来,基层的农民合作社有了技术服务、农资供应等保障,就能更好地为基层农民提供服务。”
联盟秘书长郭美巧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一万多家,覆盖了农、林、牧、渔、农机等各个领域。但总的看,我省农业、农民现有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与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相比,还存在各种农业合作组织规模小、运行还不够规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薄弱环节。为了响应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加快合作社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指示精神,河南省高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应运而生。通过统一组织采购农资产品,直接供应农民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使农民的利益最大化。”
该联盟把松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进行资源整合,抱团经营,联合发展,以河南百万亩小麦高产高效示范创建为主线,把良种、良肥、良法,进行配套和资源整合,联合依托河南科学院、河南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全国知名公司和科研院所的农资资源,遴选市场上最好的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直接送到农民手中,统一向农民提供各种农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增强了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抵御各种市场风险的能力,拓展了农业增效、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无疑是农民合作社农村经营组织的创新。
(责任编辑 曹杰)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