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六头奶牛只需一个“保姆”

作者:雷汉发 苑晓玲 徐开宇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1.2万多头奶牛,只有56名养殖人员,平均每人养226头奶牛,工效是普通人工散养的28倍,这是记者日前在河北张家口塞北现代牧业看到的新鲜事儿。  去年以来,塞北现代牧业有限公司确立了打造国内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国际有机认证的奶牛养殖基地的目标,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和自动化水平。牧场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散栏式工业化养牛方式,实现全自动的TMR喂养、全自动清理废物、挤奶等处理,同时投资建设“大型沼气能源环境工程”,年产沼液肥98560吨,年产有机肥10220吨,年沼气发电410万千瓦时,完全将万头奶牛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为进一步推行精养型、集约化、标准化管理模式,今年该企业引进了信息化管理系统。据塞北现代牧业有限公司经理陈明介绍:“以往,畜牧技术人员只能从长期的统计汇总资料中依据乳牛在每个阶段的生理需要安排任务,工作相当繁重。现在由电脑管理,每天乳牛场的任务做到了一目了然。”

  记者了解到,该信息系统能够自动收集每一头奶牛的所有生命信息,之后建立起完整谱系档案库,提供奶牛从出生、繁殖、育种、泌乳、防疫、饲养直至离场处理等共22个饲养过程的动态资料,自动生成每头奶牛每一天的生产派单,并针对奶牛繁育、生产等生命体征特点,自动进行日常工作提示、异常业务警示和安全威胁警报等智能化服务,指导饲养员准确及时地完成饲养任务。此外,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为牛场管理自动把关,发现饲养问题并找到问题症结,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优选方法与建议。

  陈明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这里的1.2万头奶牛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电脑派单”不仅使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而且信息化管理系统可非常准确检测出牛奶的含脂率、蛋白率等数据,并根据所产奶质调配出提高质量和产量的饲料配方,可使乳牛每天的产奶量提高0.31公斤。

(责任编辑:陈蕾)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