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抵押物,农民贷款融资非常艰难,金融服务的缺席,影响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如今,央行等部门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水开闸”,盘活了农民手上的这些资产,而且对农民创业增收,对刺激农村金融发展、培育新的内需增长点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房屋是农民的安身之所。它们的存在实际上给农民提供了特殊的社会保障。因此以农民的土地、房屋作为抵押物还有许多政策上的限制,这些限制其实也是农民自身的顾虑。比如,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在宅基地上建筑的房屋也没有产权,对这样的抵押物如何估价,如何放贷?债权单位在农民无力偿还贷款时,如何处置这些抵押物而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且不会导致农民流离失所?面对这些“后顾之忧”,要求各地的试点必须慎之又慎,不能贪大求快,顾此失彼。
(责任编辑 曹杰)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