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首届“千社千品”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见闻

“千社千品”带领农民闯市场

作者:饶永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由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主办、云南省农产品流通协会承办的首届“千社千品”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于9月12日-20日在云南省科技馆举办。本届展会以“构建乡村流通致富路,带领农民闯市场”为主题,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和“二次创业”的成就和经验,广泛推介云南省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产品。来自省内16个州市的560个专业合作社,72个龙头企业,以及10多家省外企业参加了展会,展销产品达3500多种。

  展会是云南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首次大亮相、大展示,它展出的都是近些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果、精产品。连日来,每日吸引数万人前来参观购物,不少专业合作社具有特色的传统农产品在展会期间觅到商机,与部分商家签订了合作协议,打开了省内外大市场。不少参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反映,展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架起对接市场的桥梁。9月13日,笔者来到展示展销现场。

  绿色食品最抢手

  洱源县供销社梅果专业合作社此次展出了“大理情青梅酒”系列、“青梅饮料”系列及“核桃乳”、“MM尝”等产品。业务主管杨晓龙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全是原汁原味的纯天然食品,原来只在大理本地销售,市场有限,这次会上,很受消费者欢迎,第一天就卖了1万多元,还与昆明禧源风工贸有限公司签订了昆明代理协议,产品将很快进入家乐福、沃尔玛、百盛及其它大型卖场。杨晓龙高兴地说:“参加这次展会,收获很大,产品打入了昆明市场,希望以后供销社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在各展区,记者发现,绿色产品十分受消费者青睐,迪庆州维西县参展的黑谷米、昭通市的绿壳鸡蛋、蒙自县的甜石榴、保山市的野生核桃、腾冲县的酸菜等,因其口感好、原生态,纯绿色天然食品,成为展会“明星”受到追捧,一些产品在展会一亮相就就被一抢而空。

  传统食品受欢迎

  走近德宏州潞西县遮放米的展台,一阵浓浓的米饭香味吸引了记者。7、8位参观者正赞不绝口地品尝刚煮出来的遮放米饭,一位姓安的女士和她丈夫当场就花100元买了1袋10公斤的遮放米。安女士说:“我妹妹原来在德宏当知青,就给我们带过这种米,很好吃,口感比东北米还好,价格也不贵,所以一见到就买了。平时在昆明很买不着,要是在昆明有个专卖店就好了。”其他几位品尝的人也说,早就知道遮放米了,在昆明很难买到。专业合作社人员介绍,这种米属遮放米中的“绿色贡米”类,产品完全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味道也很独特。遮放米中还有一种有机贡米,只有允午村种植,不用一颗化肥、一滴农药,是完完全全的有机食品,但产量低,价格贵。

  新兴产品受青睐

  在丽江的展位上,雪桃100元一个。记者好奇地打听:“这么贵的桃子能卖出去吗?”。“能。昨天卖了6个,今天又卖了4个。经过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这种桃子含有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中的15种,它的益生微量元素和水溶性固形物也比其它品种高得多,是桃中珍品。”雪桃种植产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丽江雪桃产业协会,有会员352户。最早种植雪桃的玉龙县拉市乡海南村委会丰乐村,全村100多户农民都是协会会员,去年卖桃收入达400多万元。现在桃了已进到国宴上啦。”

  临沧市云县爱华镇河中村沁园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展示的是一种新发现的野生古树茶。村长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成荣介绍:“这种茶树新发现不久,分布在当地7000多亩山林中,共有2万多株,年产量在2吨左右。它属红茶系列,但口感圆润,又似普洱茶,味道却更象福建大红袍,因此被省外客户喻为‘云南的大红袍’。”合作社有社员348户,茶叶新产品于2010年4月上市,当地售价每公斤在260元左右,产值可达60多万元。

  通过展会,记者看到,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过去常常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如今,通过展会这个平台,它们走出了山门,找到了商机,寻到更多发展机遇,闯进更加广阔的市场。
 

 (责任编辑 曹杰)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