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农村市场 中国邮政首涉超市业态

河南农村市场活跃着全国供销总社、中国邮政集团、新合作集团,以及各市地的连锁经营企业等开疆拓土的身影

作者: 马俊朝 来源: 河南商报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在经过多年的商战之后,众多商业资本纷纷开始“下沉”,强攻相对贫瘠的农村市场。

  一时间,河南的农村市场热闹异常,活跃着全国供销总社、中国邮政集团、新合作集团,以及各市地的连锁经营企业等开疆拓土的身影。

  动态

  中国邮政首涉超市业态

  中国的农村市场也能诞生“沃尔玛”?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中国邮政集团与美国地平线集团深信不疑。

  9月29日,两大集团公司联手在新郑市薛店镇投资兴建的第一家百全超市开业。

  “无论是环境还是服务,都没法和百全比,对我们冲击太大了。现在每天营业额减少好几百元。”昨日新天地、新万惠、思达等当地超市老板告诉商报记者。

  “刚开业的前两天,每天营业额两三万元,现在每天也能达七八千元。”百全超市店长汤民朋对商报记者透露。

  按照规划,在未来数年内,百全超市在全省建成1500家店,在全国建成1万家。

  关注

  商业资本群攻农村市场

  事实上,将超市建到农村,中国邮政并不是先行者。

  自2005年起,商务部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到2009年底,全省农家店已经突破4万家,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

  全国供销总社也于2006年启动新网工程。“到2010年底,全省供销社系统各类农村超市、连锁店、加盟店发展到55000个,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到600个。”河南省供销社的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宋向清分析说,农村市场现在已经成为诸多商业资本争抢的新高地,今后还将有更多的资本进入。

  探因

  看好农村市场巨大发展前景

  曾经备受冷落的农村市场,为什么近年来成为商业资本争抢的香饽饽?

  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会长张慧玉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市场快速起来了,而它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

  宋向清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但农村市场兴起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推行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刺激了农村的消费欲望。而现在中心城市的商业格局基本稳定,新的商业资本进入的门槛太高,因此,它们都瞄向了正在迅速膨胀的农村市场。”宋向清补充说。

  猜测

  城市连锁品牌

  将抢进农村市场

  纵观农村市场的超市扩张形势,主要有三种参与模式:一种是借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的各地经营连锁企业,一种是借助强大网络快速推进的全国供销社,一种是将网络和资本两大优势结合的中国邮政集团。

  “这三种模式都有瑕疵,各地经营连锁企业多不擅长现代管理,其许多店面甚至是小超市直接转化而来,全国供销社的人员习惯了供销系统的工作,但不熟悉超市经营管理模式,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短板,而中国邮政集团则是跨界进入农村超市,虽然有国外企业的管理支持,但双方能否快速融合、互补尚未可知。” 宋向清分析说。

  对于目前农村超市遍地开花之势,张慧玉也认为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超市连锁经营至少要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等,但目前农村市场活跃的主体基本上都没能做到这些,并且面对发展理念滞后、管理跟不上、人才短缺等问题。”


  基于这些问题,宋向清预测说,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催生出第四种模式,即依托当前城市中发展较为成熟的连锁品牌,其在城市中基本完成布局后,将触角延伸到农村市场,“事实上,这种苗头已经出现,比如丹尼斯就在郑州市的县级市设有分店,而县市、乡镇都是经济学上的农村市场。”

  在他看来,即使城市一类连锁品牌在进军农村市场时有些滞后,但如左右间、思达等二类品牌会迅速补上来,“这些品牌开拓农村市场会更稳定,毕竟有多年的城市市场运作管理经验,并且储备有大量的专业人才,资金上也问题不大,只需要花点时间熟悉农村市场就好。”

 (责任编辑 曹杰)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