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抓好蔬菜流通“最后一公里”

作者:李庆国 庞伊铭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为抑制近一个时期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增长过快的现象,北京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从生产、流通、储备、运输、监测、预警、监管、信息发布等10方面制定综合政策措施稳定物价,保障农产品的供给。

  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自给能力,强化区域合作能力,保障农产品货源供应,优化市场流通渠道,降低流通环节成本,完善绿色通道政策,畅通运输分流渠道,落实价格补贴政策,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等。此外北京市政府还落实发放全市22.3万低保对象每人100元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等措施,进一步加强规范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服务管理工作,抓好蔬菜流通“最后一公里”建设,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和市民得实惠。

  为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通行费。北京市155个收费站中已开通191个绿色通道。并在55个县级以上公路的进京路口设置了绿色通道引导标志。各高速路与交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保证恶劣天气下生活必需品进京通道畅通,部分大型超市还推出每天几款特价菜等活动。

  目前北京各大批发市场、超市等各级渠道也都在通过降低费用、增大存储量等措施保证农副产品的供应。据悉,北京本地大棚菜即将进入上市高峰期,会进一步丰富北京市场的蔬菜品种。

  北京市商务委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北京市场蔬菜供应充足,日上市量约2.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日均增加65万公斤,增幅3%。为稳定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市商务委在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产销区域合作,持续推进“农超对接”工作,形成稳定可靠的蔬菜货源。日前市商务委组织商家积极探索“农餐对接”流通模式,以降低餐饮企业生产成本。

(责任编辑:陈蕾)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