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个花样卖大豆 身价增 好找钱

作者:周金泉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普普通通的大豆,如果光卖豆子,其经济效益并不高。2010年12月29日,记者在宁南县发现,当地农户在大豆身上做出了 “文章”:他们将大豆加工成当地的土特产——豆腐干和血豆腐出售,利润率可以达到40%左右,既提高了大豆的身价,也多了一个找钱的路子。

  加工豆腐干一项好副业

  2010年12月29日一大早,在宁南县披砂镇披砂村三组村民陈斌家里,飘着一股浓郁的豆香。记者看到,他家的院子里摆着一大缸浸泡的黄豆,几个竹篾盖上晾晒着豆腐干,两个工人正在滤浆,陈斌则忙着烘烤豆腐干。

  据了解,披砂村的农户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干,陈斌一家是规模做得最大的,他每天要做900个豆腐干、约150公斤,专供当地一家食品厂。“我父亲做了二三十年的豆腐干,我是从他手上学的,已做了10多年了。”陈斌说,他的豆腐干都是选用干净、蛋白质高、颗粒饱满的东北大豆作原料,再用当地山泉水浸泡4至8个小时,然后打浆、点豆腐、压制成一个个四四方方、雪白如玉的豆腐块。此后,将豆腐块用盐、香料腌制10多个小时。“最后烘烤。以前,我是用钢炭混合锯末面烘烤,去年我就用烘箱了,只要烘成‘二面黄’就行。”

  陈斌介绍说,他制作的豆腐干香嫩可口,当地一家食品厂直接向他订购。因此,他一家4 口人再加上两个工人,从早晨忙到下午,可以生产150公斤豆腐干,卖价10元/公斤,除去黄豆、人工等成本,利润达2.8元/公斤,一天净赚420元。 “近年成本在涨,我的卖价也相应在调,反正利润空间有1.4元/斤。”陈斌说,算下来,利润能达到40%左右。

  陈斌告诉记者,“每年10至12月,青叶蔬菜少了,这时就是我的销售旺季。”
 

 (责任编辑 曹杰)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