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院长张卫明
总社理事会常务理事、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院长张卫明早在1987年就已经进入供销合作社系统科研院所工作,在这名供销合作社系统“老兵”的记忆中,如今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对科研院所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张卫明回忆说,供销合作社的科研院所大部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建立的,由于当时的客观环境所限,这些院所大都是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所以在90年代改革浪潮袭来的时候,绝大多数科研院所发展都遇到极大困难,面临生存危机。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国总社的指导下,科研院所发力革新,特别是经过“十五”、“十一五”规划的跨越式发展,科研院所在为农服务和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这次总社专门举行了直属科研院所院(所)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书签字仪式,说明了总社领导对我们的重视,令我们所有科研院所的干部职工感到兴奋和激动,科研院所未来五年发展的机遇到来了。”张卫明兴奋地说。
张卫明表示,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在为“三农”服务、实现农业产业化、确保农业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承担的任务更重,这些任务的实现,都需要科技的支撑,因此也给科研院所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舞台。尽管有些目标的实现还存有难度,但张卫明对实现这一目标充满信心。“信心来源于科研院所的发展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张卫明说。“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科技发展增加了投入,供销合作社所从事的各行各业以及为“三农”服务的领域对科研院所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发展占尽天时;同时,各院所在“十五”、“十一五”期间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实力,建立了一些示范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各地供销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也不断加强,一批惠农项目的签订使自己的发展占尽了地利;从总社领导、各部局到众多兄弟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也给科研院所提供了一个“人和”的发展氛围。
“我们的发展与自己相比进步很快,但是与其他兄弟院所和现实的要求相比,还是差距很大。”张卫明谦虚地说,“这次与总社签订目标责任书,从经济、科技、为农服务等方面对科研院所的综合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这些目标如果顺利实现,对科研院所的做大、做强很有必要。如果目标不能实现,则有可能在同行里处于被动的地位。”张卫明表示,虽然在这些经济指标面前感到很大压力,但是他相信,大家会化压力为动力,争取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责任编辑:张晓远)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