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棉花协会对部分纺织企业进行调研

作者: 来源:中国棉花交易网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棉价波动起伏,业内对后市涨跌的观点不一,近期,湖北省棉花协会开展专项调研,向棉花流通的下游消费环节——纺织企业寻求答案。

  调研由涂同坤常务副会长带队,走访协会纺织会员单位,对当前纺织市场形势、纺织企业及后道环节对棉花价格的承受能力等情况作了深度了解,同时征询对协会2011年度工作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一、纺织生产、销售总体平稳,对今年形势基本看好。

  据被调查企业反映:去年纺织生产形势走强,经济效益较为可观;目前继续延续上年的好形势,生产、销售表现良性平稳,纱布产品库存多的约有17-18天的产量,少的只有近一周的产量。武汉某纺织企业约有16万纱锭,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对2011年的纺织形势总体看好,对后市的信心增强主要基于纺织的下游企业生产和需求的扩大,一些下游企业正积极增加固定资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显示出这些企业看准了市场走势。纺织的下游企业生产量的增加,必将带动其对纱布原料需求的增大。

  二、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打造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最大的体会是:纺织企业适应市场的生存能力不断增强,在产品、工艺、管理上各有创新、绝活和特色。省内某纺织企业在几年前看准了一种以粘胶纤维为主要原料的家纺产品,该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前景广阔,该企业根据自身技术能力和特点,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将以前的近30种纱线品种精减为三种。精简了产品品种,使工艺水平提高、产量增加、成本减少、生产和管理费用水平下降。目前该厂生产的粘胶纱线和面料产品在国内排名前三甲,成为该企业盈利的主打产品。另一家纺织企业凭借先进的设备和高端的工艺技术,纺制高支纱,织造家纺面料,巩固和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由于本厂生产的面料销路好,生产量大,自产的纱产不足需,还需外购纱线补充;该企业家纺产品生产以订单需求为主,生产周期比较短,生产、资金轮回快,增强了企业整体效益。与上述二家企业特点不同的是,武汉市另一家企业却以工艺技术全面、技术精湛、产品品种齐全、产品适应面广为优势,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该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的调整和生产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原料价格的波动不稳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让不少纺织企业意识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非常必要,并从中获益菲浅。

  三、纺织下游企业消化高成本原料的能力不一,部分纺织企业产品销售已感压力。

  虽然大部分纺织企业对今年的生产经营形势较为乐观,但也隐含担忧。因原料价格、用工等成本不断上涨,纺织企业随之调高了销售价格,一部分销售顺畅的产品销售价格传导性良好,如服装的终端价格上涨;还有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传导受阻,如床上用品的终端价格变化不大,无疑压缩了位于中间环节纺织企业的利润。还有些企业反映,目前部分印染企业的生产形势不乐观,流水线没开满,这些都将是影响纺织行情转弱不可忽视的因素。

(责任编辑:谭思嘉)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