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敬老月”活动简介

作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网站 来源: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网站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01 “敬老月”活动开展的背景和目的

 
       老龄问题是公认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据《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
       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老龄事业实现大幅跨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增强,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的老龄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得到全面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将更加凸显。
   为弘扬和传承传统敬老文化,增强全社会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营造助老惠老的浓厚社会氛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自201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敬老月”活动。通过开展“敬老月”活动,进一步深入贯彻党和政府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应对挑战的对策措施,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广泛组织和动员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02 “敬老月”活动的主题与时间
 
“敬老月”活动总的主题是“关爱老人 构建和谐”,每年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活动分主题。2011年的活动分主题是“敬老助老  从我做起”。
“敬老月”活动开展时间是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日――重阳节所在的月份,2010年的重阳节是10月16日,2011年的重阳节是10月5日,所以两年的“敬老月”都是从10月1日到10月31日。
 
 03 “敬老月”活动的内容
 
        一、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年人送温暖活动,切实关心老年人生活,倾听老年人心声,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重点解决好困难、失能、残疾、“空巢”、高龄和灾区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努力营造帮贫助老、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大力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把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弘扬尊老助老传统结合起来。组织志愿者走进老年机构和老年家庭,提供家政、照料、护理、信息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
        三、扎实开展老年优待维权活动。切实把各项惠老优待政策落到实处,为老年人乘车、就医、维权等提供优质服务。重视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认真组织开展老年法律援助和涉老政策、法律咨询活动,严密防范并依法打击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积极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积极推动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的创新。依托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和老年群众组织,在农村、社区深入开展面向基层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深入开展老年社会动员活动。积极协调主流媒体开展专题宣传,进一步加大我国人口老龄化新形势的宣传力度,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激发全社会参与敬老助老活动的热情。广泛组织孝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系列宣传活动,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社会组织特别是涉老社会组织切实发挥作用,带动更多组织和个人投身于敬老助老活动。
 
04 首个“敬老月”活动开展的情况
 
    2010年全国首个“敬老月”活动期间,各地走访慰问高龄、特困、空巢和特殊老年人300多万人,发放慰问金和各类物品价值7.59亿元;组织开展各类为老志愿服务行动3200万人次;老年优待、法律援助、文化活动、为老服务等活动惠及8000多万老年人。
    “敬老月”期间,从机关到厂矿、从企业到学校、从城市到农村,广泛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惠老助老活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老教授协会等13家全国性老年社会团体联合发出倡议书,并开展了30多项敬老为老服务行动。山东、浙江、黑龙江、吉林、上海等地开展了广泛的孝道进学校、进社区、进厂矿的宣传活动,动员大中小学校学生、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老年人做好事、送温暖。安徽、宁夏、广西、贵州等地引导各行各业开展助老惠老行动,鼓励社区邻里与高龄、残疾、空巢老人结对子,开展长期农村助老服务活动。社会各界积极为老年人献爱心的行动产生了积极的榜样作用,带动了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投入到敬老爱老助老活动中。
    “敬老月”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人数多、社会影响大。“敬老月”放大了老人节的效应,为构建大老龄格局起到了强有力的引擎作用,在“敬老月”活动中,各级老龄委、成员单位、涉老部门,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凝聚社会力量,从而形成了一种关爱老年人、关心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敬老月”活动的开展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和社会和谐,促进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05 “敬老月”活动标识图样和释义
 
 
   全国“敬老月”活动标识释义:以重阳节的“9.9”为设计元素,把圆点比作夕阳,寓意老年人如夕阳红;圆点与中间两弧线构成手舞足蹈快乐无比的老人,寓意当代老年人幸福的晚年生活;“99”二字的线条绕成心形,表示全社会关爱老年人,体现出“敬老月”活动“关爱老人 构建和谐”的主题;采用红与红黄渐变色彩,烘托出“敬老月”活动热烈欢乐气氛。标识造型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及现代文化内涵,表现出“敬老月”活动所蕴含的公益、奉献的文化形象。
 
06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是国务院主管全国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于1999年10月。现包括中组部、中宣部等28个成员单位,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担任主任,下设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的职责是:办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的事项;研究提出全国老龄工作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拟订实施办法;督促、检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事项在有关部门和各地的落实情况并综合上报;负责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协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老龄工作的有关情况和信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