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贯彻落实总社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作者:杨明文 彭刚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按照全国供销合作社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安排落实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产销对接,创新鲜活农产品经营模式。1月6日上午,四川省供销系统农产品产销对接会议、四川省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进会在阆中市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刘国成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钟勉副省长批示指出:供销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重要力量,这些年在推动全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希望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进一步发挥组织体系完整、经营领域广阔、服务网点众多的优势,加快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农市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组织带动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为保障农产品市场供给、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国成讲话指出, 做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省供销社按照全国供销总社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实施“新网工程”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拓展经营服务领域,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200多个,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58家,配送中心34个,经营服务网点9683个。预计今年全省系统经销、代销、加工和市场交易农产品180亿元。全省部分供销合作社还积极探索出农产品经营的新模式:有农产品进超市直销模式;有集中展示展销模式;有农产品批发市场集散模式;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模式等。农产品经营模式的创新为进一步推进产销对接积累了宝贵经验。

  对于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刘国成指出,结合全省实际,省社制定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十二·五”规划,提出了“5个2”行动计划目标:即在五年内,组织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进社区、进单位直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00个;改造和新建农产品直销商店2000个、农产品交易市场200个、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20个、农产品冷藏库20个。到2015年,全省供销合作社收购、推销农产品达到400亿元,基本实现农产品购销网络城乡全覆盖。

  刘国成强调,今年全省供销社系统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对接能力;二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夯实产销对接基础;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销对接效率。2012年,全省系统培育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10个;新建、改造年交易3000万元以上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20个。全省系统组织开展产销对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0个。新办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30个。全省系统要建设农产品区域物流配送中心10个,新建或改造冷库5个;改造和新建农产品直销网络终端300个。

  刘国成要求,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把农产品流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机制,确保产销对接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地要结合实际,做好工作规划,指导企业切实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要完善支持措施,加强项目支撑,从2012年起,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情况纳入省社综合业绩考核范围。要典型示范带动,省社将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试点,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大力推广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和带动效应,以产销对接工作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全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促进农产品经营业务发展。

  会上,省委农工委、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商务厅同志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就支持供销合作社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作了重要讲话,阆中、泸县、南江、石棉县供销合作社介绍了各自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省直有关部门、省社领导班子及11个处室负责人,20个市州供销社主任、副主任;40个县(市、区)供销社主任、有关省公司负责人,农产品产销对接试点县供销社主任、再生资源重点推进县供销社主任等200多人出席会议。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